第495章 抵达长安
作者:红莲素心      更新:2021-08-25 23:57      字数:2635
  回到客栈,沈欣再次问起,郭浩这次没有卖关子,把赵普和陈玄都叫了过来。
  “陛下要利用少林寺,来对付高昌国?”
  赵普听闻大为诧异,郭浩如此天马行空,几个人还没反应过来,不由得有些不解。
  “不是少林寺,准确说是佛教。
  高昌自古即流行佛教,从国王到百姓笃信佛教,曾有全城人口三万,僧侣三千的记载。
  对于西域,朕早有这个想法,当初朕整顿佛教,就是为的这一天,只不过一直没有决定让谁去。
  少林寺作为中原禅宗起源,又是达摩禅师传教之地,在佛教的地位很高,所以高昌国王一定会重视。
  而且少林寺的和尚不同于其他僧人,他们有功夫傍身,去西域也容易一些。
  只要统一了西域佛教,就等于统一了大部分子民,我们收复的难度也会小很多。”
  郭浩说道这里,心中不由得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不要弄个“造神”运动。
  凭借他掌握的科技,弄些特效出来不是问题,然后就说自己是什么佛陀转世,高昌国没准直接归顺。
  “少林寺虽然出众,可也只是寺庙,这个差事很不容易,他们就这么答应了?”
  是啊,少林寺只是个寺庙,里面的和尚都是出家人,如果他们拒绝,郭浩也不好强求,除非郭浩以势压人。
  “呵呵,这个还不简单,朕答应他们帮他统一五大流派,宏泰和尚动心了,也就答应了。”
  五大流派?
  这里的五大流派,可不是武侠小说里的宗派,而是历史上少林寺的五个分支。
  河南少林、福建少林、广东少林、峨嵋少林和武当少林。
  后来元初有个叫福裕的少林和尚,统一了五大流派,创立了少林寺雪庭曹洞之宗。
  并撰写了子孙辈诀,此后历代少林寺和尚均照此取名,少林寺这才算统一。
  郭浩不了解这段历史,可是这些地方确实都和少林寺有渊源,尤其是福建少林,其实就是南少林。
  郭浩答应帮少林寺扩大规模,宏泰答应派出僧人去西域弘法,同时配合郭浩的谋划。
  二人一拍即合,宏泰也很高兴,当年少林寺能帮助李世民,他为什么不能帮郭浩?
  而且据宏泰所知,郭浩对于佛家可不太友好,为了避免出现北周武帝的情况,宏泰也别无选择。
  利用佛家统治西域,这也确实是一个办法,后世西藏的活佛,就有很大的影响力。
  只不过既然是活佛,其实依旧是人,他死后或许成神,可活着依旧归郭浩统治。
  如果这个办法行不通,那么郭浩恐怕又要大动干戈了,所以为了减少牺牲,少林寺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第二天一早,众人继续赶路,一路上看了一下民情,除了之前发现的问题外,百姓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能让老百姓都吃上饭,郭浩已经算是好皇帝了,至于什么商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老百姓根本不想那些。
  ……
  历经一个月,一行人终于来到长安城,这座历史上的第一帝都,如今却是一片废墟。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沉默了,当年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一把火烧了这十三朝古都,可以说是千古罪人。
  大唐盛世,让多少人魂牵梦绕……
  长安城,承载了多人文人的回忆,只能出现在文字中。
  郭浩站在一处瓦砾之上,他已经亮明身份,当地的官员前来迎驾,侍卫也由暗转明。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一首曲念罢,所有官员心情都很沉重,虽然这些年长安城已经恢复了一些,可是当年的辉煌已经无法重见。
  百姓们远远地围观,他们都想弄清楚皇帝来这里做什么,作为曾经帝都的子民,他们骨子里的骄傲还没有消失。
  郭浩环顾四周,开口说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长安曾经的辉煌,你们应该还记得。
  看到今天的场景,作为大宋的子民,你们心里在想什么朕不知道,但朕心里是何其悲也!
  大唐帝国,多么强大的存在,万国来朝,傲立于世界,为什么会灭亡,我们应该反思!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应该引以为鉴,不能让我们的后人,为我们感到悲哀。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郭浩说完,从废墟上下来,官员们跟在后面,没有人敢说话,谁都能看出郭浩心情不好。
  郭浩以古警今,告诫官员不要重蹈覆辙,唐朝灭亡的原因,他们都很清楚。
  除了皇帝的无能,剩下的全是官员的原因。
  连年的天灾人祸,使粮食的产量受到影响,最底层的劳动百姓苦不堪言,当地宦官盛行鱼肉乡里。
  于是,唐朝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唐末农民起义爆发了。
  在安史之乱后,参与平叛的将领,都被授予节度使之名,在各自的地方招兵买马,这就为藩镇割据创造了条件。
  所以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皇权受到威胁。
  与此同时,朋党之争也很严重,各党为了自己的利益,内连太监,外和藩镇。
  其国家前途于不顾,奋力排挤非本党派大臣,破坏了正常的朝堂议政,施政的过程,使皇帝无法正确制定国家未来的的政策方针,是国家逐渐走向衰败。
  皇帝无法了解百姓的疾苦,百姓无法将困难反馈给皇帝。
  所以郭浩来到长安后,借机警告了一次官员们。
  大宋的太监没有什么势力,郭浩选太监也本着自愿原则,天生有残疾的最好,要么就是自愿。
  而朋党之争也不是没有,只不过可以控制,地方官府不再是一个人说的算,权利得到了划分,也可以制衡一下官员。
  外面的百姓不知道郭浩来干什么,但是郭浩还是让人发出告示,宣布要把长安作为中京。
  长安的百姓欢呼雀跃,和后世的百姓一样,谁不希望自己的家长受国家重视。
  这其中自然就有浑水摸鱼的,可是郭浩早就做好了布置,来之前就交代了官府,城市规划统一进行,每家的情况官府早就了解了。
  在长安城的基础上,建立一座王城,规模比不上皇宫,够官员办公用就行。
  郭浩不可能恢复长安城,那可是经几百年的建设,他现在可没那么多闲钱修宫殿。
  不过他尽可能保留一些遗址,然后进行复原,复原以后的建筑也不作为皇宫使用,他要开展旅游行业。
  这时候开发旅游行业听起来不现实,可是郭浩已经开始准备铺设铁路,长安作为中京肯定要先开通。
  第一条铁路线,一定要联通三京,这样往来运输就方便许多,自然就可以带人过来。
  这些都是郭浩后续的想法,目前他要做的就是修建王城,作为大宋的一个政治检测点,辅佐他治理天下。
  经过一系列的勘察,郭浩确定了最终方案,沈欣被留在这里监工,这也是他带沈欣出来的目的之一。
  与此同时,金陵那边已经展开建设,有郭致舜亲自建都,想必不会有什么问题。
  告别了沈欣,郭浩就要去幽州了,此时幽州已经开工,作为大宋的国都,那里才是重中之重。
  “我走了,你自己小心,紫云会留下来保护你,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联系我。”
  虽然通信不方便,可是信鸽速度还是很快的。
  “放心吧,我正好趁这段时间研究一下电话,否则联系太不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