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本官给你指一条生路
作者:一笑澄明      更新:2021-11-06 01:29      字数:2437
  若强行推行,也不是不可。
  内阁一致通过,又有弘治皇帝朱批,政令很快就会下达。
  官员或许不会抵抗政令,但却会暗自向百姓出手。
  言外之意,守井哲学能替朝廷省银子,但百姓却要遭殃。
  据严成锦所知,弘治皇帝是很节俭的人,八成会赞成,这蒋冕不但通晓政务,还精于心计。
  “蒋大人不愧为南京诸葛亮。”
  蒋冕也不敢轻视严成锦:“宁王世子一事,本官应允宁王,给他弹劾,但看严大人的府邸,应该是清直之人,就此作罢。”
  严成锦心中腹诽,宁王视南昌百姓如子民这招,收买了不少清官。
  刘健面色凝重道:“此事,还是先奏明陛下,看如何定夺?”
  很快,六人来到东暖阁。
  弘治皇帝看完疏奏后,犹豫了片刻,命人去户部将俸禄账簿拿来。
  对比弘治十三年的俸禄支出,被吓了一跳。
  王琼见他脸色大变,忙道:“自改制后,俸禄的确增加了一大半。”
  裁减宫中内官和宫女,省不出多少银子。
  十个太监领的俸禄,还不如一个七品芝麻官。
  蒋冕道:“臣在南京时,就思索朝廷用度,减俸最有效,只减一成,陛下以为如何?”
  只减一成,既大大减少国库支出,又不会令百官抵制。
  弘治皇帝道:“内阁皆赞成此政?”
  严成锦摇头:“臣不赞成,蒋大人此举,或许能增收府库,却会吏治不清明,徒增百姓负担。”
  虽然,是小小减去一成,无伤大体。
  但他一成也不想减。
  别人给一块钱,自己或许不会在意,但自己丢了一块钱,就耿耿于怀了。
  能体会蒋冕想替皇室节省靡费的苦心,但不赞成。
  “不错,臣也不赞成。”王琼道。
  让那群猴精减俸,想也别想。
  出现不同意见,严成锦的看法,弘治皇帝还是重视的:“再议吧。”
  ……
  山西,大同府。
  朱俊杖喂猪时,却见管家急匆匆地走进来:“老爷,士绅来要债了。”
  几个大腹便便的士绅,走进王府中。
  杨东家掩着鼻子:“这是王府,与猪圈何异?”
  这是他们见过最落魄的王府,王府空落落的,没几个仆人,到处是糟糠。
  连空气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猪粪味。
  富贵酒楼的张掌柜用折扇不停地煽,企图用芳香掩盖臭味,“代王在那边。”
  传闻,以前代王府的仆人不少。
  为了筹集银子养猪,节省口粮,全都遣散了。
  “那个王爷,小的手上也不宽裕,您借去的银两……”
  “是啊王爷,您又不肯将地抵押给我等,我等也很为难。”
  他们也不想借银子给朱俊杖。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爷都开口了,不敢不借。
  且日后发达了,还有机会鸡犬升天。
  朱俊杖端起茶盏,正色道:“我贵为王爷,不会欠你们的银子,等我儿学成归来,必有朝廷赏赐。”
  他也想抵押土地,甚至贩卖给士绅,但不敢,自从废他父亲的代王之位,做什么都小心翼翼。
  生怕被安上鱼肉百姓的罪名,借士绅的银子,有欠条字据,不在此列。
  如今,王府的希望,都在朱充燿手中。
  他已经儿子去书信了。
  ……
  内阁,宫廊。
  蒋冕刚要走进值房的小院,却被角落里的小太监叫住了:“蒋大人,这里有一封疏奏。”
  蒋冕翻了翻,见是司礼监的疏奏,狐疑:“镇守太监的疏奏,你给本官作什么?”
  “萧公公说,他不敢看,奴婢送来给您。”
  蒋冕看了眼,是镇守太监在大同发现了大量煤矿。
  但这些煤矿,在朝廷赐给严成锦的官地中。
  “萧敬如此惧怕严成锦?”
  蒋冕转念一想,来到内阁中,将疏奏交给刘健:“刘公,若有庞大的矿税纳入,何患国库没有银子。”
  刘健看了眼地名,这不是当初陛下赐给严成锦的地?
  看见镇守太监张珍的描述,矿脉之大,深不知几里,煤矿质如金石,乃是上等煤。
  大同竟藏有如此丰厚的煤矿!
  五位阁老来到奉天殿,一同觐见弘治皇帝,刘健声音有些激动:“陛下,山西大同有矿脉,丰厚不知几里,质如金石。”
  弘治皇帝放下疏奏,山西大同有煤矿,但零星开采,不成规模。
  “不知几里?”
  “陛下请看镇守太监张珍的疏奏。”
  萧敬暗啐一口张珍,这是严成锦的地,不是给咱找麻烦吗?
  万一严成锦把账算在他头上。
  这时,都察院。
  严成锦手里拿着一封疏奏。
  是大同御史传回,镇守太监在他的地界上,发现了大量的煤矿。
  请乞朝廷开采,以纳税银。
  “镇守太监传回疏奏了吗?”
  郑乾颔首点头:“传给司礼监,司礼监又送给内阁蒋大人。”
  蒋冕?
  看来萧敬心里有点数,不敢惹他,是能活到现在的太监。
  这些地,是他知道有煤矿,才向朝廷请乞的。
  不过,陛下还没召见他。
  文华殿,
  七个世子等严成锦来,朱充燿面色凝重,今日收到家书,父亲催促他快些向陛下请乞。
  经筵毕,他走到严成锦身前,又道:“恳请严大人,给家门一条生路。”
  “你的梦想是什么?”
  严成锦认真地问。
  朱充燿愣住了,从未听说二字,不明所以地看向太子,朱厚照乐不可支:“你的抱负。”
  “为藩国百姓立命,日后继承爵位,在藩国当贤王,严大人答应帮学生请乞了?”
  严成锦摇头:“不用更换封地,也能让代王府延续下去,本官有个法子,不知你可敢?”
  朱充燿躬身请教:“严大人请说。”
  “若是会要你性命呢?”
  朱充耀怔住了,又躬身道:“能让代王府延续下去即可。”
  “大同虽贫瘠,但赋税也足够王府开支,夏税一万六千余石,却未支给王府,在镇守太监张珍手中。”
  “严大人的意思是?”
  “你向朝廷请乞,废除各地镇守太监和税监。”
  朱充燿愣了一下,镇守太监和税监,是皇帝在各地的眼线和手脚。
  无异于砍掉皇帝的手脚。
  朱厚照顿时来了兴致:“此事还真会砍头呢,老高,你方才不是说要给生路?”
  “殿下莫要多嘴。”严成锦嫌弃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