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不外流的大宋货币
作者:绯红之月      更新:2022-06-18 10:42      字数:1872
  “三成……”徐远志若有所思的说道。
  走在徐远志旁边的司马考沉默不语,脸上有些失落的表情。投资人大会准备的很久,真正宣布的时候也就那么几句话。航海行会干事长袁弘杰宣布,此次投资人会议分成是三成,接着就宣布分组开会。司马考所属的投资人类别是全包,投资人只管出钱,拿钱。其他统统不用管。
  因为在学校里面很容易得到一些内部信息,司马考得知的出海普通水手的获益比都比这个三成高很多。所以离开的时候司马考满脸的失落,堂堂进士只有最低分红比例,司马考很失落。
  “三成全部是给现钱。有趣。”徐远志对司马考说道。
  “何意?”司马考对徐远志的着力点不太理解。
  当过知州的徐远志有些讶异的看了司马考一眼,这才说道:“三成比放债的利息低一些,可放债只怕是拿不到多少现钱。”
  司马考是判官,听了这话之后马上明白过来。大宋缺钱,放债之后收回来的很可能是田地、店铺,又或者啥也收不到。因为大宋官府不许因为欠钱而掳人,这时代的黄世仁发动‘穆仁智催债’技能,大概也是弄不回来喜儿的。因为喜儿若是去告官,掳人的黄世仁大概就得人财两空了。
  航海行会给现钱,投入交钞的就给交钞,投入铜钱的就给铜钱。若是只是给关键投资人也就罢了,这可是对所有投资人返还本金与利润。这是牵扯几百万贯纯粹的钱财往来,如此规模,在整个大宋大概也没人能有如此手笔。
  想通了这个关节,司马考马上就不想抱怨。他此次投了一万贯交钞,能拿回来一万三千贯交钞,这笔钱不用纳税。其实司马考已经准备再从家里弄些钱,凑够两万贯,明年这时候他大概就能收入到两万六千贯。
  就在司马考勾勒着美好想象的时候,就听徐远志再次开口,“这样的回报能持久么?”
  真的是一言上天堂,一言入地狱。司马考觉得自家师叔的话真的是莫名其妙,从前面的讲述来看,徐远志很佩服航海行会的能力。怎么突然间就开始给航海行会敲丧钟了呢?想到这里,司马考问道:“师叔,你之前不是还想投些钱到航海行会么?”
  “现在我也想继续投钱进来。”徐远志答道。
  司马考用不解的神色看着徐远志,对自家师叔的判断大惑不解。若是怀疑航海行会的回报无法持久,那为何要坚持投钱。不过司马考也不敢问太多,毕竟他的官只是做到判官,他师叔徐远志做过福州知州与广州知州。论见识,徐远志总是比司马考要高那么一点点的。
  徐远志看了看一脸不解的司马考,他觉得自己完全没办法向这个鄂州判官做解释。赵嘉仁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赵嘉仁现在弄出来的兴旺局面也并非前无古人。其实徐远志自己也没办法做出详细的解释,不过历史书上早就讲过很多次,一个地方只要有大量的钱汇集,就一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哪怕是汴梁或者临安这种京城,也会承受不了如此冲击。历史上其他朝代都是采取重农抑商的方式强行打击商人,而大宋不禁兼并,不歧视商人,所以很多问题爆发的时候更加激烈。
  在看到了这次投资人会议之前,徐远志只是挺好奇。见识了投资人会议之后,徐远志觉得好奇心更是无法按捺,既然没办法和司马考谈论,徐远志说道:“我们一起去见见赵知州。”
  两位进士联袂而来,即便赵嘉仁很忙,他还是接见了两位。赵嘉仁重视进士,是因为进士有很大影响力。当年向士壁马光祖身为进士,在本地振臂一呼,就能募集到几千民团去和蒙古人打仗。
  如果徐远志与司马考真的肯加入赵嘉仁的队伍,他们就可以在他们家乡召集富人给赵嘉仁投资,召集穷人来为赵嘉仁的体系注入劳动力。可以说好处多多。若是极端情况下,譬如临安朝廷灭亡。那时候本地进士的号召力就更显得珍贵。
  徐远志不爱打官腔,他直截了当的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司马考听了师叔的话,整个人都懵了。这位鄂州判官并没有想到师叔竟然是以天下的角度,以历史的角度来提出问题。这题目已经不是个知州的范畴,而是朝堂上相公们的领域。
  赵嘉仁听了之后倒是没有觉得奇怪。要是用21世纪的话,徐远志质疑赵嘉仁的船队某种意义上有些类似庞氏骗局,或者是老鼠会。因为赵嘉仁支付给投资人货币,而不是支付实物。徐远志认为这么做就会无法维持可持续发展。
  当然了,徐远志用词中牵扯了不少与货币有关的内容,听着很是有些唬人。听的旁边的司马考一愣一愣的。
  既然两人如此,赵嘉仁也矫情,他答道:“想给徐先生解释这个问题,就得先把货币的概念弄清楚。我觉得给徐先生和司马兄两个人讲没效率,所以我准备开个班,讲大课。两位先回去等消息,大概明后天课程表就能排出来。”
  赵嘉仁从来不说废话,果然到了后天,课程表就排了出来。第四天,赵嘉仁先到衙门,行了官文给左翼军统领夏曦,让离开福州半个多月的夏曦赶紧回答迁移是否开始。把这件事弄完,赵嘉仁才赶往学校。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