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平安村之请
作者:
蜀中布衣 更新:2022-06-15 19:31 字数:2137
因为宁玄智知道还过大半年时间,秦王李世民就将发动那场震惊千古的“玄武门之变”,从高祖李渊手上夺取帝位。
而也是在李世民即位后不久,东~突厥颉利可汗将率领突厥狼骑侵入中原,直自饮马渭水河畔,杀掠吏民,劫夺财物。
宁隐寺离渭水倒是不远,所以宁玄智觉得必须早作准备了。
马周仔细的思索宁玄智所言所语,忽地抱拳正容道:“好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寺主心怀真是羞煞天下男儿多矣!在下觉得依寺主志向,当居庙堂辅佐英主执政秉国才是,如今屈居于宁隐寺内,实在太可惜了。”
宁玄智忍不住笑道:“马兄言重了,贫僧不过十二岁年龄,何谈什么抱负,着实早了点!”
马周想想也对,的确,如他这般身怀才华之人都报国无门,就如今的宁玄智来说更是如此。
哎!也不知道他的伯乐所在何处?难道真的要在山野之中蹉跎一生么?
想到这个问题,马周的心情就变得无比沉重。
便在这时,辨能脚步匆匆的走来,作礼禀告道:“师叔,平安村里正陈大喜率领一干村民求见于你,目前正在寺外等候。”
闻言,宁玄智心头一跳,忙问道:“怎么地?来这么多人?莫非如上次那般是来捣乱的?”
辨能摇头道:“不像,倒是个个面露焦急之色,像是有求而来。”
宁玄智沉吟片刻,点头道:“那好,将他们请到客堂来便是。”
说完之后,宁玄智与马周一道前去客堂等待,不消片刻,陈大喜就领着十数名村民走了进来。
“在下见过寺主。”
“里正有礼,不知此次前来有何见教?”
陈大喜尴尬的笑了笑,似乎颇有难言之隐,试探言道:“寺主,吾平安村面积不算太大,而村内就你们一间寺庙,故而村民们都将贵寺视为了礼佛圣地,贵寺僧人慈悲为怀,也时常普渡众生,就拿寺主你来说,对于上山诊治的村民分文不收,免费取药,是乃慈悲心肠,堪称世间活佛……”
一通夹杂着讨好马屁的长篇大论说出来,直听得宁玄智云里雾里,他笑着摇了摇手,言道:“陈里正,宁隐寺与平安村也算是友好邻里,有什么话你但说无妨,何必拐弯抹角。”
闻言,陈大喜更是尴尬,脸上神色变幻数下,轻叹一声言道:“其实不瞒寺主,这次我们是有求而来。”
“说吧,什么事?”
“是这样的,长期以来,贵寺都将所拥有的一百五十亩耕地交给平安村进行种植,双方约定收每亩粮税三斗,数十年来也算合作愉快,我们也从来没有就此事上山麻烦过寺主。”
“然而今天,情况却有些不一样,盖因今夏大旱干涸,致使水渠断流,土地龟裂,撒下去的谷种几乎是颗粒无收,存之不过两三成,待收割季节一过,村民家中的存粮亦是不多,恐难度冬日,所以想请寺主你宽限一年粮款,待明年补缴,不知是否可行?”
宁玄智从来没管理过田地之事,此刻听了倒是一头雾水,于是乎连忙找来负责此事的辨能询问。
原是南北朝以来佛教繁荣昌盛,历代朝廷都赏赐寺庙田地作为供奉,宁隐寺尽管乃为小庙,然也自北周以来就有田地封赏,而所拥有的田地所处之位,便在平安村当中。
而且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隶属于寺庙的田地都不用缴纳粮税,可谓一项非常不错的福利。
不过宁隐寺历代均是人丁单薄,不可能耕种如此大面积的田地。
于是就将田地拿给平安村进行租种,双方约定每亩每年粮税三斗,一百五十亩就是四百五十斗,合计四十五石。
相比起朝廷的每亩每年粮税五斗,可谓好得太多。
然这些年平安村的收成的确不太好,加之长安城周边土地几乎都赏给贵胄作为封邑,平安村亦不例外,粮食种植一直非常的吃紧,待到今年天灾频发,就陷入困境了。
听罢辨能一番讲述,宁玄智明白过来,询问道:“辨能,寺庙中存粮还有几多?”
辨能也不看账簿,回答言道:“启禀寺主,寺庙存粮共计五十石,若是不计香客斋饭耗粮,粮食储备倒还算充裕。”
听到此话,宁玄智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平安村今天粮税就先欠着吧。”
陈里正闻言大喜,带领一干村人跪倒在地,感激零涕道:“寺主不愧是天上下凡而来的活菩萨,多谢厚恩。”
宁玄智连忙上前将陈里正等人扶起,想起一事,问到:“对了,也不知道平安村共有几户人家的封邑?”
陈里正叹息言道:“不瞒寺主,自开国以来,朝廷多封功勋封邑土地,长安城外的田地基本上为之一空,拿平安村来说,农人自有土地不过千余亩缴付官税,其他三千余亩均是贵胄封邑,包括十余个豪门贵胄,前些日老朽曾去过这些府邸登门拜访,想要讲明难处,看能否明年缴粮,然而人家却不肯接见我这般的卑贱老人,许多时候话都没来得及说,就被赶出来!”
说完,又是一阵叹息,充满了无比心酸。
宁玄智默然片刻,忍不住叹息道:“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此话落点,马周面容微微一变,忍不住在心内暗赞一声:好诗!
短短一句,便描写出贫富之间强烈反差,将富贵者为富不仁之态描述得入木三分,贴切不已。
这玄智寺主当真没有进过学堂?为何竟能出口成章,诗文了得?
莫非只是偶然的运气?
宁玄智却没有意识到随口而出的一句话给旁边坐着的马周带来的强烈震撼。
他此时此刻已经被平安村的贫穷所震撼了。
穿越之前,他也是从农村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孩子,深知断粮对农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特别是在救济制度还不甚完备的古代,村子一旦断粮,可是毁天灭地的大事。
许多百姓不得不卖儿鬻女求取一餐温饱,甚至饿慌了还被迫去吃观音土,以至于饱腹肚胀而死。
没想到在即将步入贞观之治的初唐,长安城周边的百姓居然也会面临缺粮之患,是乃令他大是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