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44节
作者:安静的九乔      更新:2022-10-31 21:01      字数:3941
  的确,跟吕惠卿处既然说了没用,他该将一切利弊都向王安石父子说明才对啊!
  明远点点头,又想起一事:“子瞻公,这个年……我恐怕不与你一道在杭州过了。”
  苏轼“额”地惊讶了一声,见到明远目视萧扬,便猜到大致就里。
  “我打算带着萧扬去一趟广州。”
  “你想请我帮忙照看种端孺?”
  明远点点头:“是的。”
  他南下的行程已经确定,打算好好带萧扬看看中国南方的景象——这么做他自有用意。刚才这一场蹴鞠比赛,只是明远整个计划中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而苏轼这里,也并不需要他做过多解释。
  只不过,苏轼对他这个安排并不看好:“嘿嘿,依我看……端孺那里会自有主意的。”
  *
  果然,在蹴鞠比赛结束之后,明远向种师中解释他的计划,却没能说服种师中好好留在杭州。这小孩说什么都要跟明远一起南下。
  “端孺,听话,海上航程并不那么舒适,你会晕船,你会怕水……”
  明远小心解释。
  谁知种师中抬出了史尚:“连史尚都可以,我种师中堂堂种家子弟,没什么做不到的。”
  明远:……也对。
  于是,他左手是萧扬,右手是种师中,三人一起,登上了杭州出发,往南去的海船——当然明远没忘了给自己的船保上一笔保险……
  腊月时,明远的船终于抵达广州。
  当他乘坐的船只抵达广州港,水手刚刚将跳板从甲板上伸出,搭在珠江岸边栈桥上的时候,只见有一人快步从岸上上船,一跃,轻轻巧巧地落在明远面前。
  是史尚。
  这史尚竟戴了一头的木槿。
  木槿另有个“大红花”的别名,花开胜火,而此刻戴着木槿花的史尚也是这样一个热烈奔放的形象。
  与明远寒暄两句,史尚将视线从明远身上移到了萧扬的脸上,眼光中似乎有几分笑谑。
  明远不知为何总想向他人解释:这是我临时收留的,绝不能与种师兄相比较。
  但是话到嘴边却很正经:“这位是我的表弟萧扬,字平山。几个月前从北方投来我这里,想要学做生意。扬哥,这位是史尚。”
  史尚得知了萧扬的身份,立即高高兴兴地称呼了一声“表郎君”。
  ——表郎君?
  明远与萧扬相互看了一眼:表郎君就表郎君吧!
  这时脸色苍白的种师中扶着扶手从船舱里出来——他的晕船症状比较严重,并没有因为“意志的坚定”而有所好转,见到史尚就蔫蔫地打了声招呼。
  “原来是种家二十三郎呀。”史尚笑着打招呼。
  “我知道岸上有家药房,制出一种蜜渍的乌梅,味道是那种……酸酸甜甜的。专门对症晕船的毛病,尝过之后就再也不会头晕,而且胃口大开,吃什么都香……”
  种师中双眼一亮,竟当先跃上了通往栈桥的跳板,一溜小跑到了岸上,还回过头来,冲明远等人露出催促的模样。
  明远忍俊不禁,对史尚道了一句谢,心想还是熟人能制得住这个小家伙。
  而萧扬面对眼前的广州港,早已惊呆。
  他从未想象过,从杭州船行一月余,所能抵达的地方竟如此温暖。没有凛冽的北风,也没有如席的雪花。人们穿着单衣,甚至赤着脚,在河岸边走来走去。
  萧扬也去过汴京,可即使是汴京,风物也与眼前的广州如此不同。
  无数高大的海船就这么船首连着船尾地泊在珠江畔。船只与船只之间经常有小船经过,它们要么满载着渔获,要么正在船与船之间运送杂货。
  偶尔有美貌的船娘,将眼光转到这边,看见萧扬这傻小子满脸惊愕,忍不住嫣然一笑。
  而萧扬心中却只有满心的震惊:大宋的官家,竟然统御着一片南北差异如此巨大的土地,调和着治下百姓不同的风俗习惯。
  “萧郎君,请让一让!”
  这时一名水手抱着一个用油纸包得整齐的包裹,从萧扬身边越过,顺着跳板下栈桥,转眼已经奔行在珠江岸边的街道上。
  史尚见状便笑道:“东家,您这个法子还真厉害。如今走水路的信件也快了很多。”
  明远得意地笑笑:“确实还行。”
  这是明远改进“邮政”系统时想出的一个法子。
  他在所有加入海商联合会的海商们之中搞了一个“邮政联盟”。这些船只在抵达每一个港口的时候,都会将船上所携带的信件第一时间交给岸上的“邮局”。
  邮局收到信件之后,会立即按目的地进行分拣。紧接着这些信件就会送上出港时间最近的一条船,驶往下一个港口。
  这是史尚在往返南方之后向明远建议的,而明远也觉得很有道理。
  船只携带的邮件比较慢,不仅仅是因为水路较慢,而且也是因为每只船进入一个港口时,需要补充淡水与柴薪,卸货装货,有时还需要检修船只,耗时不少。
  因此,如果信件抵达一个港口,就跳开这些繁琐的流程,而是登上另一条马上就能离港的船只,那么中间耽搁的时间就能少很多。
  对于加入海商联合会的海商们,带一批信件都只是举手之劳,更何况他们有时自己也要与不同的港口之间往来联系——方便他人,也就是方便自己。
  “如今从杭州到广州的信件,最顺利的情况下二十五天就能到。”
  二十五天,听起来也很漫长,但是对于常年跑海路的人而言,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成就。
  史尚当即不再多说,将明远等一行人迎至珠江边上他精心挑选的休息驻地,先让众人都休息一下,适应一回平稳不会颠簸的地面,又给种师中送去了专治晕船的蜜渍乌梅。
  等众人休息得差不多了,史尚才将明远隆重迎去了他日常出没的海事茶馆。
  进入海事茶馆,萧扬与种师中都惊讶不已:因为这里的夷人海商比例超标,数量要比杭州海事茶馆里的多上好几倍。
  明远却像是见惯了这些似的,随意招呼,又指挥长随们将他随身携带的货物样品从包裹中取出来,直接放在海事茶馆的方桌上。
  精美的样品是招呼海商的最好方法。东西刚刚摆出来,立即有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海商围了上来。
  他们说的语言也各自不同,但大多数都能说一点汉话。
  另外,这间海事茶馆里还配了通译,如果确实有需要,这些通译会马上上前。
  明远身旁,种师中对这些夷人见怪不怪。
  而萧扬却满脸惊愕之色,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小声询问明远:“这些……难道都是南……大宋的属国?”
  明远摇摇头,也小声回答:“并不都是——大多数国家都只是有贸易往来而已。”
  他这次随船带来的样品,主要是自鸣钟与怀表,每一件都用料昂贵,做工精美,几乎令所有海商都睁大眼睛,屏住呼吸。有幸能够近距离观赏,甚至触摸一下这些物品的海商大多面露狂喜,然后赶着向史尚询问价格。
  明远在一旁,稳坐钓鱼台。
  除了自鸣钟与怀表,劳忠实的窑场最近新烧出的几件“青花瓷”,也被明远带到了海事茶馆里。
  很明显,明远并没有将青花瓷贸易的期望全部寄托在韩慕华一人身上。他现在也想通过与夷人的交流,确认青花瓷的纹饰与器型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这里除了夷人海商,还有不少本地商人。他们早先就向史尚预定了江南一带出产的药材:云母、槁本、茵芋、鬼臼、木鳖、地黄、牛膝、干姜……
  当史尚确认了东家已经随船将药物带到,这些商人便笑逐颜开,神情与身体的姿态都明显放松。
  这一切都是萧扬闻所未闻的,此刻他看着看着,凝眉思索。
  明远便小声在他耳边悄声说:“天下之大,各地人们生存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有一样是共同的——所依赖的都是自己脚下这片土地所带来的资源,在此之上,再与人贸易,互通有无。”
  “所以……”
  明远的声音很坚定。
  “靠劫掠和侵犯他人的土地,是根本行不通的!”
  第229章 千万贯
  几个精赤着上半身的年轻儿郎, 扛着一口巨大的铁锅,来到明远等人的矮木桌跟前。
  这张木桌是红木制的,表面温润, 看起来很有些年头了。木桌中间事先预留了一个大大的圆洞。
  其中一个年轻人大声喊了一声号子,众人猛地将腾着热气的铁锅抬起举高,稳稳地移至那枚空洞上方, 然后再将铁锅慢慢放下。
  明远等人眼前顿时出现了一“锅”盛宴。
  只见这一口锅里, 同时炖着海参、鲍鱼, 手掌大的对虾、鳌足堪比小儿拳头的青蟹、石鲛、鱿鱼、墨鱼、大蚝……炖煮这些食材的汤汁是十几只鸡煨了一夜才煨出的鲜浓高汤, 配合各种新鲜海产, 几乎是鲜上加鲜。
  这锅刚从灶上抬下来,锅内的汁液还在嘟嘟地冒着小泡泡。锅中的诱人香味迅速在邓家村整座村子里弥漫。
  明远:原来这南方的年菜, 就是这样一锅“超级海鲜锅”。
  他带着种师中、萧扬和史尚三人, 巡视南方产业, 在年节前刚好到了涠洲邓家村这里, 被热情好客的当地人留下来过年,并且成为除夕宴会上的“贵客”。
  这一大锅,正是邓家村上下老幼一起享用的丰盛年菜, 此刻却被盛至明远等人面前。邓宏才坚持要“贵客”先用——
  种师中挽起衣袖, 提起筷子和他专用的一只小瓷盆,笑着道:“那我就不客气啦!”
  而萧扬则愣在原地:锅中各种各样的吃食都是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也就随明远到了广州之后,才见识过了两三种。现在这口锅中大半的食材,都是他不认识的,有些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下口。
  却听身边明远还在与邓宏才客气:“若是为了招待我们几个, 邓兄那真是破费, 客气, 太客气了……”
  邓宏才却是一脸的欣慰:“能把恩公请来,与我们同吃一锅年菜,这是我们邓家上上下下的荣幸才是。”
  一时他催促着明远等人各自舀了一瓷盆堆到冒尖的现烹海产,才放下心来,让子侄们再去招呼村里的其他人。
  明远与萧扬他们,这时已经被鲜掉了眉毛,满脸都写着一个“赞”字。
  “邓兄这里,真是个好地方——”
  明远吃得赞不绝口。
  邓宏才呵呵笑着谦虚:“天下人都是这样,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能拿得出手的,也就这些海货。”
  明远不再多说,只管催促邓宏才别耽搁了吃年饭。
  而原本正就着海鲜扒拉白饭的萧扬却渐渐停了筷子:邓宏才的话暗合明远之前对他说过的:天下人生存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所依赖的都是自己的土地所带来的资源,然后再与人贸易,以此互通有无。
  萧扬便陷入沉思,连明远催促再去盛一碗“年菜”都没听见。
  过了片刻,邓宏才也托着满满一盘年菜,手拿筷子,过来相陪。
  双方聊天,自然而然就聊到了白糖生意上。
  这已是史尚代表明远,与涠洲一带蔗农“合作”的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