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第219节
作者:
栗银 更新:2023-12-24 18:36 字数:2959
苏源低声道:“我瞧着先生有些累了,就提出告辞。”
至于季先生夸赞宋和璧的话,等回去再说。
宋和璧抬睫:“那咱们回去?”
苏源嗯了一声,一家三口往门口走去。
“等会儿去唐家酒楼买点吃食回去,还有香烛素酒以及纸钱,也都备齐了。”
宋和璧问:“明儿一早祭祖?”
苏源撩起车帘,让母女俩先上马车:“嗯,祭完祖我还要考校私塾的那些孩子。”
待宋和璧上了马车,苏源紧随其后,直奔唐家酒楼。
买完回村,苏慧兰得知苏源有了表字,笑着问:“那以后是叫你源哥儿,还是叫你承珩?”
苏源浅酌一口白水,阔口茶碗硬是喝出顶级名茶的感觉:“自家人怎么叫都行。”
苏慧兰点头应好,接过元宵:“爹爹买了这么多吃食,给咱们元宵买了什么呀?”
元宵咂嘴,似在回味:“甜甜的~”
宋和璧从屋里出来:“阿源给她买了根冰糖葫芦,舔几下尝尝味儿。”
苏慧兰哦了一声:“怪不得咱们元宵甜滋滋的,原来是吃了冰糖葫芦啊。”
元宵小脸泛着红晕,把脸埋进祖祖怀里,每一根头发丝儿都泛着愉悦。
看她一副扭捏状,三人不禁失笑。
趁天黑前用了晚饭,大家各自回屋,洗去一身疲惫与尘埃,倒头就睡。
翌日,天蒙蒙亮苏源就起身了。
苏慧兰在院子里准备祭祖所需用品,见苏源出来,指了指自个儿屋:“卢氏饭快做好了,你去给元宵穿衣裳。”
苏家没有什么抱子不抱孙的陋习,只要谁有空间,谁就带孩子。
祖母和亲娘都忙着,带娃的重任自然落到苏源身上。
苏源推门而入,小煤气罐趴在床上,翘着屁股睡得正香。
苏源站在床边观摩片刻,绞尽脑汁也没研究出她是怎么做出这么高难度的动作。
许是天赋异禀。
苏源单膝跪在床铺上,抱起软绵绵像没骨头一样的小娃娃:“元宵,起床了,爹爹带你去见曾祖父曾祖母。”
元宵嘤咛一声,乱蓬蓬的头发在苏源胸前蹭来蹭去,在静电作用下糊了老父亲一脸。
苏源:“......早上准备了香喷喷的米糊,凉了就不好吃了。”
元宵瞬间清醒,努力睁大惺忪双眼:“糊糊~”
苏源利索地给她穿上樱草色的小裙子,牵她出门。
用完饭,一家人去祭祖。
担心元宵在土路上摔跟头,苏源背着她加快脚程,很快抵达山脚下。
几年未归,苏爷爷苏奶奶的坟头上长满了野草,几乎遮住木制的墓碑。
苏源徒手拔草,另两位女士则点燃香烛和纸钱。
灰烟袅袅,苏慧兰把宋和璧和元宵介绍给苏爷爷苏奶奶,又絮絮叨叨说了不少话。
小半个时辰后,香烛纸钱彻底燃尽,一行人磕了头,起身离开。
到家没一会儿,苏青云带着私塾的十几个孩子过来。
他有些不好意思,但为了孩子们还是厚着脸皮:“源哥儿,麻烦你了。”
苏源摆摆手:“咱们相识多年,不必言谢。”
苏青云暗下松了口气。
话虽是这么说,但到底时过境迁,双方境遇不同。
他现在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教书先生,而苏源已官至四品,回京后肯定还要再往上升,难免有些拘谨。
苏源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只让苏青云把他们的读书情况大致说了一遍。
了解学习进度,苏源坐在院子里的树下,一边晒太阳一边考校。
这批孩子最大的也才十岁出头,他们从苏先生处听说今天考校他们学问的是朝廷大官,期待之余又不免生出几分敬畏。
心存紧张,回答问题时自然磕磕巴巴,说了前面忘了后面。
那孩子死死垂着头,眼泪都快掉下来。
他平时也不这样,这回答得这么差劲,苏大人肯定要责罚他。
然而苏源只看了他一眼,语气轻柔地安慰他:“不必紧张,你大可以将我当成私塾的先生。”
那孩子呆住:“啊?”
苏青云摇摇头:“以前是怎么回答的,现在就怎么回答。”
苏源思忖片刻:“实在不行可以闭上眼。”
那孩子听话照做,发现还真挺有用,至少没那么紧张了。
一个接一个,直到午时,苏源才考校完毕。
合上书本,看向苏青云:“青恩他们何时回来?”
苏青云接过书:“我已经让二叔递信过去,明日就能回来。”
苏源应了声好,又问起修路的事儿。
苏青云答:“消息已经放出了,有不少人过来做工,想必很快就能修好。”
苏源:“好,你赶紧让孩子们回去吧,可别耽搁了午饭。”
苏青云起身:“我这就带他们回去。”
十几人鱼贯而出,老屋再次安静下来。
卢氏探头:“公子,饭做好了,现在开饭吗?”
苏源抚平宽袖上的褶皱:“开饭。”
苏虎的效率极快,第二天十里八村的村民们就着手开始修路。
县令得知此事,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苏源回来了,忙不迭放下公务赶来福水村。
苏源不欲大张旗鼓,闹出过大的动静,暗示县令不必宣扬,放在心里即可。
县令还是继梁守海之后的那位,闻言满口应下,匆匆来匆匆走,留下一长串的马蹄印。
不多时,苏青恩和黄翠花家的小儿子苏北斗从县学赶回来,跟家里人打声招呼,直奔苏家。
苏青恩已十八岁,生得瘦瘦高高,与幼时的皮猴儿样大相径庭。
苏北斗倒是和他爹苏昆很像,沉默寡言。
在书籍的熏陶下,两人身上都有股书生气,齐齐作揖:“见过大人。”
苏源摸了下鼻尖:“不必如此拘礼,以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
苏青恩一听这话,当时就咧开嘴笑了:“源哥!”
天知道刚才他进门看到一身青袍,神色淡然沉静的源哥竟生出掉头就走的冲动。
只因敬畏大过兴奋,让他失去上前的勇气。
“我听你哥说了,你们都已考上童生,再接再厉,争取院试榜上有名。”
苏源跟苏北斗并不熟,但黄翠花待他不错,也还是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
苏青恩并苏北斗异口同声:“是!”
苏源正襟危坐:“这几年都读过哪些书?”
苏青恩:“四书五经,还有……”
苏青恩答完,苏北斗接上,跟苏青恩差不多。
苏源心里有了数,沉吟一番,开始考校。
他俩还算不错,虽有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只要保持住,院试不成问题。
末了苏源又留下两道题:“尽量这两天完成,我也好批阅一二。”
二人连声应承下来,相携离去。
下午,苏源带着午觉刚睡醒的元宵去外面溜达。
不少村民扛着农具脚步匆匆,看到苏源都会停下来打招呼。
“源哥儿出来玩啊?”
“源哥儿这小闺女长得可真俊,小脸蛋比豆腐还嫩生。”
“源哥儿打算什么时候再要个儿子啊?要我说还是得趁早......”
苏源笑而不语,并未理会对方的催生。
他又不重男轻女,有元宵这个小棉袄就已经很满足了。
犹记得宋和璧生元宵的时候,一盆接一盆的血水从产房端出来,把他吓得不轻。
若是可以,他都不打算再生二胎的。
女子怀孕生产本就风险重重,苏源可不打算为了所谓的“传宗接代”的儿子,将宋和璧置身危险之中。
见苏源不应声,那男人眼珠子滴溜转:“源哥儿你就听我一句劝,趁早让你媳妇儿多生几个,最少要两三个儿子,以后也有个照应。”
苏源不着痕迹捂住元宵的耳朵,心下不悦。
偏对方还在喋喋不休:“当初你婶子三年生了三个女娃,我娘都让我把她给休了,当时我就说再怀一个,肯定是男娃。”
他一拍大腿:“嘿你猜怎么着?还真生了个儿子!”
“苏二狗你搁这胡扯什么呢?”黄翠花从家里出来,讥诮道,“你瞅瞅天上,是不是都是被你吹上天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