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 第671节
作者:孑与2      更新:2025-01-24 17:01      字数:4788
  李治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道:“果真?”
  李敬玄道:“黄同的家眷马上就要到了,陛下只需派人去询问一番自然知晓臣所说的话是真是假。”
  李治看了瑞春一眼,瑞春随即就离开了。
  李敬玄犹豫片刻,决定把云初他们要走的路替他们走绝,就重新施礼道:“陛下从永徽四年开始,就有意识的积存人材,臣以为,这些人受陛下恩宠,很可能已经宠坏了,需要从长计议。”
  李治冷笑一声道:“朕的事情你们倒是看的清楚。”
  李敬玄叹口气道:“启奏陛下,一个生员,从读书人进入到官员的身份变化,并不是自然而然地,想要把这些人腹中的才学,转变成陛下治国所需的才能,需要一段冗长的岁月来历练。
  我朝自从开科取士以来,为何取的大部分都是勋贵富贵子弟,这其中是有缘由的,这些人自幼边受家中为官的父兄的作为耳濡目染的,已经基本上知晓了如何为官。
  寒门子弟则不同,他们对于官员的认知来自于书本,甚至来自于民间传说,其中一些志向高洁的寒门子弟,被陛下录用为官吏之后,便一心想要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来,最终得以身居高位,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解难。
  然则,更多的寒门子弟,之所以发奋读书,为的不过是碎银几两,为的是发家致富,臣以为,陛下要分清这两种人,也好量材取用。”
  李治瞅着李敬玄道:“前者为谁?”
  李敬玄咬着牙道:“刘仁轨。”
  李治闻言大笑道:“有点意思,有点外举不避仇的意思了。”
  随即又问道:“你觉得谁来当这个偃师县县令更合适呢?”
  李敬玄咬着牙道:“犬子左羽林郎李思冲很适合担任偃师县县令。”
  李治点点头道:“这又是内举不避亲了?”
  李敬玄道:“若是他人为偃师县县令,不论是谁,臣都不放心,偃师县为陛下东巡的开端心腹重地,其实最好的人选就是微臣,可惜微臣如今需要侍奉在陛下身侧,无法分身治理偃师县,因此,臣冒大不韪举荐李思冲缘由有三。
  其一,李思冲为臣之子,他本性稳重,不骄躁,做事一向求稳,求实,不冒进,偃师县大变之后,需要的便是平和,而不是再次大变,此为臣推荐李思冲第一思考。
  其二,偃师县大变过后,县内依旧不平稳,此时,若是派遣一介文官担任县令,一旦有变,需要动武之时,李思冲本就是武职,提刀便可平定祸乱。
  其三,自陛下东巡以来,臣无一日不在思考如何才能借助陛下东巡之威做更多的事情,就在臣百思不得其解之时,陛下在偃师县的安排让臣茅塞顿开,如同盲人一般眼前顿现光明。
  有微臣不断以书信在远处时时教导李思冲,必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李治闻言半信半疑的瞅着李敬玄道:“按理来说,云初,温柔两人才是最好的人选。”
  李敬玄笑道:“还是那句话,杀鸡焉用牛刀。”
  李治道:“尔愿意为李思冲作保?”
  李敬玄道:“臣愿意为李思冲作保,若李思冲在任上获罪一,臣愿意担负二!”
  李治皱眉道:“不是十倍吗?”
  李敬玄道:“天不遂人愿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微臣满门共有三十九口,赌不起。”
  李治道:“你杀了黄同,那就用你的儿子李思冲填上,你儿子不够填坑,就用你李敬玄来填,总之,朕要的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偃师县,而不是一个暮气沉沉的偃师县,这两者的差别,你应该心中有数。”
  李敬玄笑道:“陛下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到来,这就相信了微臣的话,臣深感惶恐。”
  李治叹口气道:“云初说黄同蠢不可用,温柔说黄同是朕派去看守门户的一头猪,你又说黄同的心思不在治理偃师县上。
  无论如何,你们三人的话,朕还是愿意相信的。
  去吧,带走你的儿子,一个时辰之后,他就能获得旨意,去偃师县上任了。”
  李敬玄拜服在地上,心情沉重的他没有继续说谄媚的话,对于李思冲能否治理好偃师县,他实在是缺少一些信心,以前想用黄同来当靶子,让李思冲藏在后面,现在看来弄不成了,就像皇帝所说的那样,偃师县如果治理的好,他就有可能更进一步,偃师县治理坏了,他们父子难辞其咎。
  李治终究还是没有追究李敬玄在行宫外杀人的事情。
  不是他相信李敬玄口中说的话,而是他已经了解了李敬玄的小心思,他不拍臣子有野心,而是害怕臣子像云初那样无欲无求。
  只要臣子有野心,他就能用臣子的野心来控制这个臣子一辈子,至于中间出现的一点小心思,在李治看来无伤大雅。
  自从他的父皇,母后过世之后,李治就再也不相信这个世上还会有人无条件的为他着想,为他好,想到这里,李治心头一阵酸楚。
  傍晚的时候,瑞春回来了。
  李治跟巨熊坐在大殿上已经等候了好长时间了,在这期间,他拒绝了太子的求见,也拒绝了皇后送来的晚餐,只是一个人悲伤的怀念着自己的父母,以及早逝的小兕子。(晋阳公主)
  宫人们点亮了蜡烛,悲伤的帝王李治就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光明照耀在他的脸上,无喜无悲的冷静的就像是一个木头人。
  “黄同是一个蠢人无疑!”
  “嗯这一点朕已经知晓了,云初是如何判断黄同是一个蠢人的?”
  “云初只见了黄同一眼,中间一句话都没有说,但是,为了黄同,云初却在郑州见了黄同得主考官李义府,李义府开始不说他受贿录取黄同的事情,后来被周兴用刑罚之后,才招认了收取贿赂破格招录黄同为进士的事情。”
  “除此之外,李义府没有说别的?”
  “回禀陛下,周兴那里有详细的审讯文书,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李治点点头,紧接着道:“李义府还有用处,暂时不能死,那就断其舌,废其四肢,只留命即可。”
  瑞春点头领命,李治又道:“黄同你查出啥来了?”
  瑞春为难的道:“目前仅仅知晓,对于黄同就任偃师县县令一事上,太子一无所知,倒是雍王李贤殿下,曾经与太子左春坊赞善罗元弘见过几次面。
  而黄同就是罗元弘为陛下推荐的黄同。”
  李治面色如常的道:“拿罗元弘问罪。”
  瑞春为难的道:“罗元弘在听说李侍郎斩了黄同之后,就立刻服毒自尽了。”
  李治吧嗒吧嗒嘴巴道;“你看啊,谁说黄同是一个蠢货来着,这不是就有用了吗?”
  瑞春不明白皇帝指的是啥,就听皇帝道:“这一段时间里,太子在他的行在里与太子妃恩爱不绝,就连平日喜欢的邸报,奏疏都不怎么关心了,你说李贤这个孩子怎么回事,就不知道避避嫌?
  连太子左春坊都要插手,他这是皮痒痒了吗?
  看来啊,太子喜欢揍他,并非太子不慈,这里面也有他的问题。
  去告诉皇后,平日里对雍王要严加管束。”
  瑞春犹豫片刻道:“雍王贤在汴州行在整日宾客不绝。”
  李治抬头看一眼瑞春道:“都是些什么人见李贤?”
  瑞春道:“汴州本地乡绅,士子,以及豪商。”
  李治闻言喃喃自语道:“他的兄长都看的清清楚楚的事情,雍王贤竟然看不出来,他身边的太傅,宾客都是干什么吃的?”
  瑞春道:“雍王如今只亲近贺兰敏之一人。”
  李治愣了片刻挥挥手,就让瑞春下去了,自己带着巨熊来到窗前用拳头捶打着窗台道:“你这样做,怎么才能好好的活下去哟,你母亲临死前念念不忘的还是你……难道真如皇后所说,龙与凤凰才能诞育龙种,与雉鸡就只能诞育出……”
  李弘从裴婉莹身上下来的时候,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翻身倒在床榻上不满的对裴婉莹道:“为什么还是没有动静?”
  裴婉莹艰难的笑道:“太子还需努力。”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上哪来的什么大丈夫
  明明是寒冬腊月,大唐皇族上下却各个火气十足。
  李治又开始头痛了,还目赤红肿。
  这就很麻烦。
  听说被孙神仙从耳垂上取了两酒盅血,目赤红肿的毛病才缓解了一点,不过他的太阳穴上的血管还是噗噗乱跳,孙神仙认为可以再从皇帝脑袋上取出来一些多余的血,皇后不许。
  皇后认为皇帝的精血珍贵,一旦取多了会影响身体……她的这个执念非常的固执,即便是孙神仙告诉她人的身体有造血的功能,多取一点,半个月的时间里就会恢复如初,她还是不相信,只说精血乃父母所赐,不可轻废,虽然没有说孙神仙心怀不轨的话,话里话外就是这个意思。
  暴怒的孙神仙告诉她,从皇帝脑袋上取的血量,甚至还不如皇后每月来月事流淌的多,不但不会死人,还会让皇帝更加舒坦一些。
  同样暴怒的武媚说孙神仙无礼,孙神仙就一怒之下连夜带着六个体壮如牛的药童就要回长安去,路过郑州的时候被云初给拦住了,好说歹说,这才愿意留在云初军中继续前往泰山。
  “皇后一介女流之辈,对于刺血救命之术有疑问,老道还不至于跟一个女流之辈计较什么,皇帝自己明明很清醒,这个时候光知道躺在床上哼哼,却硬是一句话都不说,这很明显是信不过老道,既然信不过老道的医术,为人,为何还要让老道出手治病呢?”
  老神仙早就修炼到喜怒不动于心的地步了,这一次却怒火难熄的样子,让云初跟温柔多少有些难解。
  马上,老神仙长叹一声道:“到底是老道医术浅薄,明明知晓风疾之症的起因,发展,却无良药可医,惭愧,惭愧。”
  听老神仙说了后面的话,云初,温柔立刻就明白了,老神仙是在恼怒自己的无能,这才难得的发一次脾气。
  不过,老神仙说自己弄清楚了风疾成病的原因,以及病情发展的规律,这一点云初是不相信的,毕竟,大唐医者所说的风疾,包括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从神经病变到高血压无所不包,而每一个病人都需要专门去对待,不是说,研究出来一个方子,就能满足所有人。
  不过对于放血这种事,云初是赞同的,他以前因为年轻力壮,在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女性的街道办里,常常作为献血的第一人选出现在红十字血站,对放血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要知道,他一次就被人家抽走了两袋子血……隔天之后还能打篮球。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从李治身上取一半斤血完全不成问题。
  可惜,武媚,李治两人都因为过于愚昧不同意,错过了这种对身体很有好处的事情。
  不仅仅,云初感到遗憾,温柔,狄仁杰也同样觉得遗憾。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不道德的情感,完全是因为如今的郑州已经没办法看了。
  弄乱偃师县的是歹徒,弄乱郑州的则是酷吏。
  一个胡乱攀咬的李义府比疯狗还要可怕,而一个只问案子,不问情由的酷吏则比饿虎还要让人难以招架。
  原本的望气案子,变成了谋逆案子,谋逆案子又牵扯出那些富人们鱼肉乡里的案子,一个人的案子变成了一家人的案子,一家人的案子变成一族的案子,再变成姻亲的案子,同窗的案子,最后,变成了全郑州富人的案子。
  原本,穷人们还在为这些富人鸣不平,等到他们听说,富人的田地可以均分给他们之后,全郑州的富人有罪,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且无人觉得他们冤屈。
  郑州于偃师县最大的不同在于,有云初的大军驻扎在这里,那些人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在大唐,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财产是以土地跟房子的形式存在的。
  那些富人们失去了土地,失去了房子,基本上等于失去了九成左右的财富。
  国家杀人,终究是有一个限度的,将罪大恶极的明正典刑之后,剩余人口发配的发配,发卖的发卖,郑州的事情也基本上就算了结了。
  郑州本地百姓额手称庆,大路上戴着刑具面无表情地踏上发配路的人群也络绎不绝。
  道路两边看热闹的人很多,一个个神情复杂,不过,在冗长的发配队伍走远之后,他们就明显高兴起来了。
  孙神仙跟云初一样,都背着手站在一个不起眼的高处瞅着远去的发配人群,两个人都不怎么说话,就算是偶尔说的两句话,也有些口不应心。
  “昔日秦皇迁徙六国富户入关,汉高祖刘邦也干过这样的事情,按理说有钱人是很珍贵的,为何到了陛下这里就弃若敝履?”
  “自秦皇以来,强干弱枝就是中央皇朝不多的一种选择,人为的制造出一个强大的关中,是符合大秦,大汉,两朝利益的,不过,天下富户进入关中之后,又会引起关中地方不安,朝中不晋,在大秦还没有统一天下的时候,关中人就想要把那些不属于大秦的高人驱逐出国,被李斯劝阻了,结果,始皇帝利用那些高人完成了统一大业,其实也给大秦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大汉也是如此,中央的权力被不断地削弱之后,那么强的实力,终究因为力量不能向一个方向走,区区一个黄巾,就让强汉走向了覆亡。
  如今的陛下,就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再加上,长安,洛阳足够富庶,这才给了他胆子,行取富人之财,结黔首之心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