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 第563节
作者:
三戒大师 更新:2025-01-24 17:15 字数:4180
还是达里麻先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急声对额尔敦道:“快,挡住他们!”
额尔敦赶忙调兵遣将,派人在大军身后结阵迎敌。
但他们的动作太慢了,明军来的也太快了。防线还没组织起来,明军铁骑便已纷沓而至,转眼间就将元军还未成型的防线冲了个稀巴烂。
明军又在沐英的率领下,一刻不停的直接杀入元军阵中,左冲右杀,势如破竹。真似虎入羊群,所向披靡!
这时,战鼓号角声再度响起,那是对岸的颍川侯也下达了渡江的指令。
听到号令,明军先锋营的将士便纷纷将竹筏推入水中,然后跳上筏去,以枪杆为船篙,划动竹筏驶向对面。
江面宽百余丈,冲在前头的竹筏,很快便过了江心,正待一鼓作气冲上岸时,元军的弓箭手开始射击了。
十万大军的弓箭手集中在一线,同时射箭的场面十分惊人,说是箭如雨下丝毫都不夸张。
令人头皮发麻的呼啸声中,飞蝗般的箭矢扑面而来,第一排的明军将士赶忙举起盾牌抵挡。
笃笃笃笃,转眼间盾牌上便插了好几支箭,但盾牌的防御面积终究有限,还是有大量羽箭越过盾牌,射中了筏子上密集的明军。
渡河过程中,筏子上的明军就像活靶子一样,而且是很多活靶子堆在一起,在元军密集的箭雨中,不断有人中箭落水。
江面上很快便被鲜血染红了……
这一幕看的俞敏心惊胆战,虽然他已经经历了两场恶战,但都是夜战,而且一直跟在戚千户身后,基本没感受到战场的残酷。
此时天光大亮,一览无余,所有的死亡和鲜血都淋漓尽致展示在他面前,一息之间,便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同袍中箭落水,运气好的被临近的袍泽救起,运气不好的直接就让湍急的江水卷走了。
他清楚看到有人拼命挣扎呼叫,同袍们却无暇他顾,被江水越卷越远。他还看到有的是同袍被一箭射穿了肩胛骨,落水后想要摘下胸甲,却怎么也办不到,最后只能被沉重的胸甲拖累着,绝望的沉入水底……
“愣着干什么,该我们了!”王小旗一脚踢在他的屁股上,将发呆的俞敏踹到了水中。
腊月的白石江虽然不像北方的河流一样结冰,但江水也冰冷刺骨,让他一下子就清醒过来。
赶忙手脚并用爬上竹筏,还没站定,又被先他上来的李老八塞到手里一面盾牌,没好气道:“滚前面挡箭去!”
俞敏觉得这是在拿自己当挡箭牌,还没来得及拒绝,就被后面的人推着挤着到了最前排,他只好愤愤的把盾牌杵在筏子上,回头狠狠瞪着李老八。
李老八理都不理他,待王小旗上来之后,便枪杆一撑,把筏子驶离了岸边。
这一旗将士所在的竹筏,便与前后左右的竹筏一起,源源不断扑向对岸。
筏子上,王小旗抓紧时间进行业务指导:“待我喊举盾,就一起双手举盾,盾牌上倾,抵挡斜上方射来的箭!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撒手,死也不许改变姿势!”
说着他又高声强调道:“记住,盾牌不要下放,身体不要下蹲!老兵们已经把最安全的差事让给你们了,你们也要保护好他们,千万不要只顾着保护自己!”
俞敏闻言回头看一眼李老八,没想到他不是那个意思……
李老八翻翻白眼,一脸不屑的嘟囔道:“什么都不懂!”
这时,筏子过了江心,进入元军的射程,呼啸的羽箭如期而至!
王小旗便在后面爆喝一声:“举盾!”
前排将士赶忙齐刷刷高举盾牌,俞敏也不例外。
刚刚摆好姿势,笃笃笃撞击声中,一支支箭矢射中了他手中的盾牌。俞敏没想到,弓箭的力道这么大,震得他两手发麻,身子一直想后仰。
就这盾牌稍稍一低,一支羽箭便射中了他的头盔,俞敏都要吓尿了,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中箭。但他看到身边的同袍腿上中了一箭,鲜血迸流,却依然强撑着站立,继续高举着盾牌,替身后的兄弟挡箭。
便也顾不上查看自己脑袋安否,赶忙紧紧咬着牙,气沉丹田,扎着箭步,一动不动的举盾硬撑。
第九七二章 激战白石江
在俞敏看不到的江岸上,沐英率领四千骑兵在元军阵中左冲右杀,将原本就组织薄弱的元军各部,攻的七零八落,乱成一团,极大的减轻了渡江部队的压力。
但元军的人数实在太多了,沐英和他的部下一刻不停的杀,一时之间也没法彻底撕开元军的防线。
至少箭楼上的元军,他们就完全奈何不了。
所以先头部队还是要顶着漫天的箭雨,强渡白石江,伤亡着实不小。
但明军将士飞桨击水,擂鼓呐喊,士气高涨,悍不畏死!
他们拼命的划动竹筏,靠近岸边,一面用弓弩还击,压制元军的弓箭手,一面跳入齐腰深的水中,合力搬开元军所设的拒马。
在危急之际,明军将士爆发出来十二分的战斗力,等到俞敏所在的筏子抵达时,前头同袍已经清出了一条通道。
“下水!”王小旗的命令再度响起。
士兵们便毫不犹豫跳到水里,然后合力抬起了竹筏,将其高高举在头顶,大喊着向岸上冲去。
竹筏一是可以抵挡箭雨,但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将士们把一具具竹筏,架在壕沟上,铺平了通往敌阵的道路。
然后便嗷嗷叫着越过了壕沟,扑向那一座座该死的箭楼!
俞敏也跟着王小旗冲向了一座箭楼,元军自然有士卒在楼下把守,双方立即厮杀成一团。
到了这时候,俞敏已经彻底顾不上害怕了。戚千户告诉过他,要想在战场上活下来,绝对不能怂,更不能退!狭路相逢勇者胜,要想活下来,就得比别人更凶、更狠,把要杀你的人全都杀掉才行!
之前两战他就是靠着这条活下来的,所以这会儿他愈加凶狠坚决,左手持盾右手持刀,身手矫捷的左冲右杀,接连砍翻了好几个元军!
正杀得兴起,一个被他砍倒的敌军,忽然抱住了他的腿。俞敏大惊,赶忙奋力挣脱,低头一刀砍在那元兵的肩膀上。
元兵惨叫着松开手,俞敏收刀时却发现刀被骨缝卡住了,怎么也抽不出来。
另一个元军见状,挺起长枪就刺,俞敏来不及躲闪,也来不及格挡,竟懵在当场。
千钧一发之际,斜刺里又来一枪,后发先至,挑开了元军那一枪。紧接着顺势一刺,便将那元军当胸捅穿。
“憨批,怎么教你的!”救他的人是王小旗,一面舞动着大枪,一面骂道:“不会丢了刀来个懒驴打滚啊?!”
“哦。”俞敏老脸一红,猛一使劲终于抽出刀来,冲上去与王小旗并肩杀敌。
“不要光顾着猛冲猛打,得机灵点,不然早晚死球!”王小旗骂一声,肃清了眼前最后一个敌人,然后把长枪一丢,抽出腰刀往背上一插,沉声道:“跟老子冲上去!”
话音未落,便手脚并用,攀着楼梯飞速爬上了箭楼。俞敏赶忙丢掉盾牌,学着他的样子把刀插在背后,也爬了上去。
一上去就看到王小旗被几个元军弓箭手围着打……
弓箭手都是膀大腰圆的精锐步兵,近战能力也很强大。
王小旗冲上来,趁其不备砍倒了一个,再想砍第二个时,就被他们围殴了。
要不是一时来不及拿刀,只能用手里的硬弓抽他,王小旗早就被砍翻在地剁成肉酱了。
俞敏赶忙一个饿虎扑食,一刀捅穿了一个弓手的后心。这次他学乖了,也不拔刀了,而是直接顶住那个弓手的后背,继续向前猛冲,重重撞上了对面另一个弓手。
那人赶忙扎个马步沉下肩膀,想要稳住身形,但根本顶不住两个人的冲劲,被撞的蹬蹬蹬后退,后背又撞在身后的栏杆上。
元军草草搭起的箭楼,能有什么质量可言,杆子一撞就断了,那弓手便惨叫着仰面摔了下去。
俞敏则抱着死尸拍在了地上……
后续明军不断涌上来,将剩下的弓箭手悉数格杀。
俞敏这才有机会拉起被揍得鼻青脸肿的王小旗,王小旗朝他竖了竖大拇指。
……
随着一座座箭楼被攻占,渡江部队的压力骤减,将士们撑着竹筏一波接一波的涌上江岸,顺着先头部队开辟的道路冲进敌阵。
彻底站稳脚跟后,明军的攻势愈加凶猛,很快就攻占了所有的箭楼。然后明军弓箭手登上箭楼,开始朝元军射击。
上下凶猛夹攻,元军哪能顶得住,只能一面节节败退,一面请求增援。
然而后方已经被沐英的四千骑兵搅得乱了套,兵找不着将,将找不着兵,命令根本传达不下去,传下去也没人执行。
一面是明军潮水般不断涌上岸来,一面是前线元军迟迟不见援兵,此消彼长间,被达里麻寄予厚望的江岸防线便岌岌可危了。
以往的经验已经反复证明,越是战局不利,元军就越是拉胯。
沐英敏锐捕捉到元军的情绪变化,马上让部下用蒙语大喊:“达里麻跑了,达里麻跑了!”
达里麻此时正在中军,咆哮着怒斥他的将军们:“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赶紧给我把援兵派上去!”
便听到有人大喊自己跑了……
“胡说,我没跑。”他还愣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忙气急败坏道:“明军要动摇我的军心,赶紧告诉将士们,我与他们同在!”
将军们赶忙跑出去想要平息谣言,却见已经开始有士兵逃跑了……
逃兵这种东西,就像蟑螂一样,有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有第二个就会有一窝。在明军强大的攻势下,很快越来越多的元军丢下武器撒腿逃跑。
“回来,不要信他们的,平章还在!”
“平章说了,与你们同在!”元军将领赶忙高声呼喊。
可根本没人理会,越来越多的逃兵朝着各个方向逃跑,就连督战队都开始有人逃跑了。
所谓达里麻逃跑的谣言,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压垮骆驼的怎么可能只是一根稻草呢?
是彻底攻破江岸防线,铺天盖地而来的明军,是浑身浴血反复冲杀的数千骑兵,是瞎子都能看出来的败局已定,才让元军彻底崩溃的……
第九七三章 兵败如山倒
元军将领一看,溃败之势已成,神仙也拉不住了,只好也跟着逃了。
达里麻做人也不算太失败,还有人想着回去通知他一声。
“平章,事不可为了,我们也赶紧撤吧。”几个将领冲进中军帐,惶急的对他道。
“这才开战一个时辰!怎么就是事不可为了?”达里麻压根不信他们的话,使劲摇头道:“我有整整十万大军呢,就是排着队让他们杀,也杀不完啊!”
“没说杀完了,是跑了!”达里麻的儿子达列巴一边给父亲收拾印信、虎符、地图等重要物品,一边急声道:
“明军骑兵搅乱了我们的部署,让我们的部队只能各自为战。前线得不到援兵,只能节节败退。后面看到前线败退,就慌了神,明军又开始造谣大喊,结果就引发了溃逃。”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达里麻难以置信,但看到中军帐外跑过的溃兵越来越多,他不信也得信。
“平章,快走吧。不然就要落到明军手里了。”几个将领赶忙再次焦急地催促。
“要走你们走,我不走。”达里麻木然摇头道:“这一仗败了,曲靖就没了,我还有什么颜面再见大王?”
“父亲,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不去昆明就是,咱们去……”达列巴忽然语塞,发现天下之大,已经无处可去了。
乌撒被明军包围了,大理是仇人,藏地已经成了明国的附庸。去麓川或者安南,他们也只会把自己父子当成贡品,进献给明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