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作者:六月飞熊      更新:2025-02-03 14:55      字数:1893
  “说到信乡,她最近与弓高侯的孙子走得很近啊!”提起这个特立独行的妹妹,刘瑞也是很头疼:“先帝的子女里也就信乡没有成婚。”
  皇家的女儿大都晚嫁。
  之前因为先帝的孝期而无人计较信乡长公主的婚事。
  如今刘瑞都快出孝了,信乡长公主却迟迟没个想成婚的念头。
  为此,不仅是薄太后询问你是什么意思,就连宗正都委婉提醒信乡长公主确实是该找个人了。
  “总不能让天下去看皇家的笑话吧!觉得公主无人可嫁吧!”史上是有公主难嫁的例子,可再难嫁的王朝都不会让公主一直待字闺中。
  宗正明白信乡长公主至于皇帝有特殊意义,并且她也不想结婚。可他既坐在宗正的位子上,就必须顶着压力说道:“实在不行就找个病秧子凑合一下,或是找个年纪大又不能行事的……”
  “这事儿也没那么要紧,宗正若是闲的无聊就去关心下朕的兄弟吧!”刘瑞强行打断他道:“一郡的食邑养得起那么多女人,那么多孩子吗?”
  刘瑞不提倒好,一提竟让宗正转移骚扰对象,甚至看向刘瑞的下半身:“陛下纯孝,但也得为大汉的未来考量一二。”
  眼看比刘瑞还小的鲁王赵王都有后嗣,别说是薄太后这个做阿母的心急如焚,就连宗正都想问句:“你就那么能忍吗?上辈子是忍者神龟啊!”
  别看李二凤因玄武门之变被骂成孙子,可是参考先秦时的历史,你会发现李二凤在礼乐崩坏的时代里也算不得人物。
  杀父杀兄的比比皆是,更有朱棣的“好叔叔”剧本轮番上演。
  大汉距离先秦都还没百年呢!
  刘氏藩王的血也没有冷却。
  所以不怪历史上的汉武帝疯一般的求子,并且把生下儿子的卫子夫给捧上天。
  那一刻,刘瑞是真想喊句“就当我萎了行不行?”。
  而把话题转回到弓高侯的孙子与信乡长公主走得很近的八卦新闻上。
  后人或许不太了解弓高侯韩颓当,但是提起他的孙子韩嫣,某些爱搜历史八卦的读者都不可避免地“哦~”了一声,然后露出“我懂”“我很懂”的揶揄表情。
  是的,你没听错。
  信乡长公主的相好就是历史上被写入《佞幸列传》的韩嫣……一个疑似是汉武帝男宠的勋贵之后。
  顺带一提,他的弟弟韩说也因媚上而受到重用,但却比哥哥争气,最后靠实打实的军功获得爵位,其子韩增亦是猛将,出任汉宣帝时的大司马并在死后列入麒麟阁,绝对称得上有先祖之风。
  第284章
  所以说基因遗传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如刘邦的后代里有刘恒刘彻刘询刘秀,东汉的末年里有荀氏八龙,正德的年间有杨氏父子,以及史上唯一一对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居里母女,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玻尔父子。
  但你说基因遗传的作用有多大吧!好像也得打个问号。
  毕竟刘家,尤其是刘邦的直系后代里也不是没有刘彭离那样相当炸裂的贵物。并且遗传要是真有那么神奇,也不会产生“富不过三代”的说法。
  信乡长公主与韩嫣的事儿虽没宣传得人尽皆知,但也引起不少人,尤其是尚冠里的热议。
  要知道,信乡长公主可是很抢手。
  别看史上没少批评某些公主骄奢淫逸,可要是让他们迎娶有权有势的公主,别说是来还算低调的平阳和敬,就是来个相当炸裂的馆陶安乐,估计也没几人拒绝。况且西汉又不禁止驸马参政,公主的食邑虽不能被子女继承,但是只要活得够长且足够受宠,留下的家底也足够儿女吃穿不愁,甚至可达为彻侯赎死的地步。
  信乡县所属的清河郡为战国齐地,有户二十万一千七百七十四,人口八十七万五千四百二十二,所以在西汉也属富裕地,连带着信乡长公主也收入颇丰。
  刘瑞登基后,在信乡长公主原有的食邑上又划了几块关东的盐地,并且还把汝坟侯周仁的旧宅赏给她办第二学院。
  对比先帝的其他儿女所得到的待遇,信乡长公主即便不如当年的馆陶大长公主,但也有其八九分的底气。
  韩嫣在历史上能当刘彻的玩伴肯定是有家世帮忙——韩王信的曾孙,韩颓当的孙子。若是把关系再扯远点,他也能叫韩非子声曾伯祖,因为二者都是韩襄王姬仓的后代。
  可就是这前缀不少的韩嫣,偏偏那些信息有壁或只求面子的商贾之女倒行,搁在讲究县官不如现管的尚冠里,那也是表面光鲜内里空——只剩一个花架子啊!
  韩王信曾举兵造反,叛逃匈奴的黑历史姑且不谈。就说韩嫣家里,他大父韩颓当只是次子,而且与侄子同年出生,自然分不到多少“祖产”,所以在降汉后的食邑比侄子少了两百户,只能靠实打实的军功弥补差距。
  幸运的是韩颓当确实继承了其父的才华,在打仗上很有一手,就此成了文景二帝的心尖宠。
  不幸的是韩颓当有三个儿子,而韩嫣的阿父也不是韩颓当的嫡长子,所以他这庶孙从大父那儿继承到的东西不能说是聊胜于无,但也真的没啥用处。
  了解完韩嫣的家庭背景后再看他当汉武帝玩伴的事儿,你就能发现这里头的水分也挺大的,也无怪乎他和弟弟都给人一种不择手段的可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