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作者:六月飞熊      更新:2025-02-03 14:55      字数:1901
  “小儿子?天幕指的是武儿?”文帝瞥了眼不敢说话的窦漪房,轻笑道:“真敢想啊!”
  “妾不敢。”窦漪房虽偏袒自己的小儿子,但也好奇未来的自己怎么可以蠢成那样。
  别的不说,宗正与丞相那关她过得去吗?
  还是那句话,别忘了吕家的下场。
  更别忘了文帝是怎么登基的。
  因为天幕没有提及作妖的细节,所以文帝暂时放过了自己的皇后,谁料后者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天幕就揭老底道:【说起刘瑞把叔叔坑得体无完肤的操作,那可真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什么叫科学改变命运,技术影响人生。】
  【哈哈哈!文帝生前把孙子当成胁迫阿母的人质,结果死后遭到报应,被孙子当成坑死梁王的借口。】
  出封代王的刘武:“……”
  梁王刘揖:“我,我不是慎夫人的养子吗?怎么会与皇后……”
  一旁的傅母赶紧捂住刘揖的嘴,额上流下一滴冷汗。
  梁王换成刘武的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刘揖本人无嗣而终,否则陛下不会改封代王为梁王,让其守住藩王“入侵”关中之地的大门。
  【如果不是wiki……啊不!是延陵出土的竹简证明梁王的倒台是孝高武帝一手设计的,估计后人还会以为梁王倒霉遇上日食之日。】
  【日食不打紧,打紧的是在日食之日里给阿父上坟。】
  【给阿父上坟不打紧,打紧的是陪他上坟的还有驻守关中的宗正等人。】
  【可怜已经五六十岁的刘氏宗老,天不亮地陪梁王折腾也就算了,居然还在点香的那刻碰到日食,差点把楚元王的儿子吓得当场升天。】
  别说是天幕提到的倒霉鬼被吓得当场升天,就连还是大男之龄的刘武都被吓得小脸惨白,甚至跑到文帝跟前掏心挖肺道:“父皇明鉴,儿臣绝不会有不孝之意……”
  以孝验人的方法虽然迂腐,但是在普世的价值观里,一个对亲眷残忍的人也很难让人相信他有良好的品行。
  窦漪房也担心这事影响刘武的大好前程,所以拉着小儿子向文帝求道:“陛下明鉴,武儿他一向孝顺,怎会遇到日食之谴。”
  古人爱把自然界的异像归于上苍的惩戒,尤其是与太阳相关的异像,更是与君王的德行息息相关。
  先秦时就有不少君王因日食差点丢了性命,以至于在《礼记》、《左传》里对日食之景,日食之说大书特书。
  擦边碰上的都有这等威力,更别提是上坟烧香时遇到日食,其杀伤力与周幽王遇岐山地震没啥两样。
  第347章 番外(十一)
  黔首们听到文帝的小儿子给亲爹上坟时遇到日食的消息不免吸了口长长的冷气。
  老人是最听不得这个的,因为“孝道”关乎他们的核心利益,同时也与年轻人的未来息息相关:“皇帝的小儿子真不是个善苗。没见过给亲阿父上坟还遇到天谴的,铁定是坏得边了。”
  “是啊!不然咋会遇上这种没天理的事。”一旁的人也跟着谴责,甚至还为“倒霉”的文帝掬了把同情的泪水:“我瞧今上也没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啊!怎么就遇上这种不孝子孙了?”
  彼时的文帝登基八年,在经济上开放皇家的山海之泽,允许黔首在特定时间里进去打猎、拾柴、捞鱼,同时将十五税一的田租减到三十税一,延续了萧何曹参的无为而治与孝高后的精简政府。
  政治上,汉文帝在高后废除了秦朝以来的妖言令、夷三族、禁书令后,又进一步地废除了连坐与肉刑,并将折磨黔首上百年的鬼薪白粲和城旦舂从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大大减少了各地官婢的数量。
  搁在史学家的角度,文帝的任期十分平淡,这也导致司马公写本纪列传时对文帝本人高度赞扬,但也很难扩充读者感兴趣的事。
  至于黔首就更简单了。忙于生计的疲惫人民只求皇帝不折腾,官府有良心。这也导致刘瑞学历史时他的老师说了个十分扎心的笑话——“做官的要是治下没有饿死者,万事只收百分之五的好处费,那他就是十里八乡的青天大老爷,年考都能抬头挺胸,傲视群雄。”
  文帝倒是谴责者里独一无二的清醒者。作为此事的“受害对象”,文帝对天谴一说嗤之以鼻,但又不好显得自己特立独行,所以揪住天幕的话头委婉问道:“我的孙子是怎么算到武儿会在日食之日里给朕上坟的。”
  一旁的薄姬往儿子的后背打了一掌,呸呸呸了好几下道:“说什么胡话呢!你可不能弃母而去,这是大大的不孝。”
  文帝只好向其告罪:“儿子只是顺嘴一说,哪有什么不敬之心啊!”
  天幕再次踩点说道:【现代人都非常清楚日食是可以预测的正常天象,与君王道德等轩玄而玄之的东西毫无干系,但是古人并没有这科学意识,甚至因各式的天象做出极为可怕的事。】
  【说得简单点就是日食和刮风下雨一样,是非常正常的天象。】天幕说罢还开玩笑道:【太阳与地球也是要休息一下的。与暴雨暴晒相比,日食的危害性趋近于零,并不值得人们戒备。】
  为了增强这句话的可信度,天幕还放出后世争相观看日食之景的画面。
  瞧着那群看就看,还冲着日食许大愿的“魔幻生物”,西汉的土著都不由自主地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