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5-02-10 13:53      字数:2414
  与其说比,不如说逗小孩玩。
  不过等纪元说完,食堂里齐齐吞咽了声口水。
  没办法,谁让他说得太诱人啊。
  又是桂花又是核桃的,还有珍珠一般的糯米磨成粉做汤圆。
  太有画面感,太香了啊。
  王兴志跟王兴杰对视一眼,王兴杰下意识道:“哪个马家做的汤圆!我怎么没吃过!”
  其他人目光灼灼,他们也想吃!
  可惜已经过了正月十五,街上卖元宵的也少了。
  到底是哪家的元宵啊啊啊啊啊!!!
  纪元神秘一笑,抬起下巴:“算我赢了吗?”
  肯定赢了啊,这首诗对仗工整,画面感也强,虽不如竹石,却已经很好了。
  反正他们作不出。
  见他们点头,纪元把四个菜一个汤往自己这边挪,对李廷,常庆等人道:“快吃吧,他们还没动过呢。”
  没动是没动,但你怎么好意思吃啊。
  吃得还这么大大方方。
  纪元继续道:“这可是我赢回来的,你们不吃的话就浪费了。”
  “战利品要大家一起用。”
  在纪元口中,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饭菜了,而是战利品!
  吃!
  这有什么不能吃的!
  李廷还好,常庆,还有另一位穷酸社成员下意识夹了一筷子。
  好吃,真的好吃!
  “那我们怎么办?”
  下人们送了饭就回去了,也不能再送,时间也来不及。
  他们的饭菜没了,不能去打饭吧?
  食堂的饭菜难吃死了。
  但愿赌服输,这会也不能抢回来啊。
  咽口水的人变成王兴志跟王兴杰兄弟俩,他们真的好饿啊!
  要等到傍晚才能回家。
  总不能饿到放学?
  纪元只当没看到,还招呼其他人过来品尝。
  他们四个也吃不完。
  食堂里气氛骤然不同,方才感觉被羞辱的穷学生们,此刻挺直腰板。
  还找碴?!
  还找吗?!
  他们纪元吃过的桂花核桃馅的元宵,你们吃过吗?
  他做出这样的诗,你们能做吗?
  食堂侧门的教谕笑眯眯看着里面的争吵,还拦了拦严训导:“哎,这不是和和气气的,不用管。”
  严训导瞪大眼睛,握紧手中戒尺,这叫和和气气?
  “只要不打起来就行,年轻人嘛,哪有不气盛的。”教谕背着手离开,留下严训导无奈。
  听到消息赶过来,竟然是这场面。
  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严训导闭着眼离开,算了,这次就算了。
  不过小神童说的马家元宵,真的有那么好吃?让媳妇买回来尝尝。
  “好撑啊,别说,王兴杰家的厨娘还真不错。”
  “那可是厨娘,一位厨娘的月钱都要好几两,京城那边争先请呢。”
  纪元他们吃过午饭,故意从王兴志,王兴杰身边走过。
  两人午饭没了,又不想吃食堂饭菜,只好蹭其他人的,搞得铜臭社好几个人都没吃饱,这会怨气十足。
  反观穷酸社,各个扬眉吐气。
  “等着吧,以后有你好果子吃!”
  一直到下午放学,这两人飞快回家,饿死了!
  一天没吃饭!
  不过他们好奇的是,那个马家元宵,真的好吃吗?
  “快去,去县城找马家元宵,要桂花核桃馅的!”两人吩咐家仆道。
  家仆们一脸疑惑。
  都过了正月十五,怎么还吃元宵啊。
  算了,去找买吧。
  谁料这几个家仆在街上还碰到其他人户家的仆人。
  “你们也在找马家元宵?”
  “我家也在找啊。”
  “有两家姓马的,但他们家说不卖桂花核桃馅,怎么办?”
  那两户卖元宵的马家也奇怪。
  都过了十五,怎么好几家过来买元宵,连县学的教谕家中,训导家中,都过来问。
  但他们真的不卖桂花核桃馅的!
  还说什么,江米像珍珠一般。
  乖乖,哪有那么好的江米啊。
  搜寻无果的众人只好叹气。
  纪元说的那种元宵,到底哪里有卖!
  引起满县城搜罗元宵的纪元,此刻正拿着赵夫子的书信,去寻郭夫子。
  上次郭夫子回信,还解答许多疑惑,赵夫子肯定要感谢的。
  纪元在研学处门口等着,正好等到郭夫子出来。
  郭夫子四十多岁,看着十分爱笑,眼神温和得很。
  “小神童。”郭夫子一看,就知道他是谁,“今日太忙,也没去找你,怎么样,在县学可适应?”
  纪元想了想:“还好,县学热闹。”
  郭夫子哈哈大笑:“确实热闹,这里多是十三四岁的少年,你年纪小,若有人欺负你,尽管同我讲。”
  纪元谢过,把赵夫子的信双手递上。
  郭夫子摸着胡子,也不急着看,反而一边走一边道:“听说你今日又做了首元宵诗,很不错,看得我都想吃了。”
  纪元赶紧道:“只是玩笑话,碰巧而已。”
  见小孩这么谦逊,郭夫子点点头,才慢慢道:“成名太早,锋芒过露,并非好事。”
  “你夫子就是脾气傲,名气大,当年得罪不少人。”
  “不提了,看他愿意举荐你来县学,就知道他也变了不少。”郭夫子笑着道,“可不要辜负他的期望。”
  郭夫子口中的夫子,自然是赵夫子。
  天知道看到赵夫子把自己学生诗句拿过来炫耀时候,大家惊讶的表情。
  当时对纪元便有了好奇。
  纪元却在细品郭夫子这番话,又听郭夫子道:“最近县学因为童试的事很忙,估计不会太顾及你们这些新生。”
  童试一年一次。
  先县试,后府试,再提学院道之试。
  对比来说,县学就是初中学校。
  一群初一学生,还有一群初三学生。
  老师们精力有限,自然会先关注初三学生们。
  “这段时间不要松懈,好好读书,时光如流水啊。”
  郭夫子回家之后,纪元才明白其中意思。
  就是说,县学最近不会很严?
  刚开学就放羊,要他们自律?
  第二日这个想法便成真了。
  早上辰时初去上课,郭夫子照例教四书。
  等到下午的时候,原本的五经课却变成自习课。
  “每年都是这样。”在学校上了两年的学生道,“等到县试结束,明经博士们才会回来,这会都去教参加童试的学生了。”
  重点便是乙等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