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节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5-02-10 13:54      字数:2718
  就像许多人认为的,如今风气不佳,士气低迷,不像以往的清正之风。
  那这些本来很好的道理,就会被歪曲。
  想来,以巧立名目收取银钱的大人们来讲,他们也是认为,自己作为君子本身,就是一种贡献。
  所以他们并非白吃白喝。
  比如,岁考卷子费五钱银子,发了六张纸,也是合理的。
  比如虽然月考季考并不组织,但该收的钱还是收,他们不耕而食,却教导学生,难道收这些银钱不应该吗?
  纪元提笔开头:“无功而食禄,谓之素餐。”
  先别提什么分工,反正没有功劳就吃饭,那就是白吃饭。
  不管什么分工,至少要有功。
  纪元自然不会傻到提什么官府给府学拨款,学生们却还要孝敬长官这种事。
  毕竟这不是建孟府府学的问题。
  是整个天齐国的府学都是这般。
  甚至建孟府的府学相对来说,已经很好了。
  听说隔壁的庆兰府学生们平日还要交各种银钱,什么撒洗的费用,什么护院的安全费用。
  一年下来,没有五十两不成事。
  故而隔壁庆兰府学生非富则贵。
  不是这种条件的,根本上不起学啊。
  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是天齐国士林风气的问题。
  可说起来,发展到现在,确实很多弊病出来。
  士子重举业,自然轻德行,以前是君子是要修身养性,如今是靠功名成败来论。
  纪元虽然可以避开这些观点,但在最后的结尾上,还是忍不住道:“君子当志存高远,镞砺名行,蕴义生风,随其或不用,道有未光,其声气之所击动,若梅檀之香,逆风而闻,海内与被熏染而不自知。”1
  君子的士气如果盛的话,那就像梅花檀香一般,海内所有人都被熏染上这样高洁的香气。
  这样的士林风气无疑是好的。
  这样的君子,自然不是吃白食的。
  纪元把这篇删删减减,也四百五十多字,好在还在规定之内。
  一听时间,单这一题,竟然用了许久。
  好在后面的五经二选一的题目并不难,纪元在规定时间内交卷了。
  上午主科考完,下午辅科更简单。
  数科的高夫子,学问讲得深了些,但“期末考试”题目却出得简单。
  看来高夫子还是担心仅有的八个学生不来了。
  收卷之后,再三吩咐他们,明年记得还选这一门。
  纪元自然点头,高夫子满意点头,这学生,多好啊。
  最后就是律科。
  跟数科的简单计算不同。
  律科要写的字,甚至比上午考试的还要多。
  那加起来也不过一千二三百字。
  这律科,可都是背默。
  出题人还故意给他们使绊子。
  什么偷东西要判多久。
  偷亲戚家东西,又是什么处罚。
  偷近亲的东西,那要怎么样,什么属于近亲。
  官府颁布的哪哪条法律又意味着什么,为什么适应于当地。
  纪元跟白和尚,蔡丰岚都答得满头大汗。
  其他人更不用说。
  看起来,明年学律科的学生会大大减少。
  好在他们三个平日用功,纪元背默又极快,最后估算成绩,应该不会差。
  一天的岁考结束,所有人长舒口气。
  算起来,他们好久没有考试了。
  以前在县学还是一个月一考呢。
  不过有人说,今年是乡试年,很多事情都推迟了。
  或许明年会试结束,府学的月考会再提上日程,也要看当时的情况。
  但月考也就是自己学堂内部考考,不会搞什么全校排名,阅卷也看自己主科夫子,所以很多学生对考不考试,并不太在意。
  不管怎么样,从今日起,今年府学课程结束了。
  等到明年二月初九再来。
  猛然放松下来,纪元还有点不适应。
  看着其他学生收拾东西离开,李锦也说出自己的想法:“要不然过年的时候搬到我租的院子里,堂哥李勋那间房我本来当了书房用,现在腾出来你们两个住。”
  “我平日在书房都烧炭火,咱们在一起读书还暖和。”
  平日就算了,冬日实在太冷了。
  栖岩寺的禅房里,平时住还行,冬日肯定跟冰窖一般。
  “冬日挤挤吧,你们也别嫌弃。”李锦道,“你们来读书,还能带带我呢,这可比什么炭火住处值钱多了。”
  纪元跟蔡丰岚没有再推辞,但还是添了买炭火的钱。
  如今最窘迫的,还是蔡丰岚。
  他也没想到,自己在家也是吃穿不愁的,怎么来了外面,处处都要钱。
  纪元也差不多,他要不是还能靠书法画画赚钱,估计早就要兑换罗博士给的银票了。
  说到这个,纪元回栖岩寺拿东西的时候,把银票兑了出来。
  冬日,又是过年,不好让李锦一个人买炭火买吃食。
  他们两个一起出,让蔡丰岚也能安心读书。
  蔡丰岚看着好友同窗们忙前忙后,微微叹口气,去家里寄信的时候,有人拦住他道:“你是府学的穷学生?”
  “想挣个炭火钱吗?”
  这人专门在信使附近蹲守穷学生。
  他当然也不是谁都蹲守,还会看一眼学生的字迹。
  这戴叆叇的学生倒是不错,信封上的字极好看。
  蔡丰岚这种就很标准,衣服不算破旧,但料子也不怎么好。
  带着新买的叆叇,说不定还是欠钱买的,要么用了家里很多银钱。
  这种人绝对想赚钱。
  纪元换完钱赶过来的时候,手里也拿着信件,他给赵夫子他们写信不说,还有余姚的殷博士,想来开春他就会去京城春闱,自己要提前写信祝博士一路顺利。
  当然了,还有罗博士,他把银票花了,总要讲一下。
  并说开春之后自己就有银钱到账,让罗博士放心。
  纪元信件寄出去,就见蔡丰岚脸上五颜六色的,怀里好像还揣了个东西。
  方才拦住蔡丰岚的人看了看纪元,又看了看他年纪。
  算了,这个年纪太小。
  这种书不太好让他看,他还是赶紧走吧。
  反正今日的任务都完成了,找了五个书生,总有一个想赚这个钱吧?
  纪元年纪是不大。
  前几日刚过了十一岁生日,好友们为他摆的小宴上,甚至酒不喝。
  但他看人极准,一眼看出不对劲。
  纪元直接道:“怎么了?”
  蔡丰岚本就不好意思,被纪元一问,直接讲出来了:“那人,那人让我抄书。”
  “私下抄。”
  说起来,蔡丰岚确实跟周家签了契约,但私底下换换笔迹抄其他家的书也行。
  周家书坊也不太在意这种事,大家都是为了生计,只要不是明面竞争即可。
  而蔡丰岚怀里这本书,绝对不会跟周家书坊那种正规书有竞争的。
  两者根本不是一个赛道。
  纪元听此,直接皱眉:“是什么书?禁书?”
  “你疯了?”
  倒不至于是禁书,就是带了很多颜色的。
  蔡丰岚把怀里的书露出名字,上面大写着《寻春记》三个大字。
  里面的内容不言而喻。
  纪元还愣了下,再者反应过来这是什么东西,无语道:“你还想不想考科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