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节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5-02-10 13:54      字数:2662
  白和尚跟高老四也是,来考会试,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几个人正走着,贡院门口也看到熟悉的人。
  张洵他们正在深呼吸,见纪元来了,紧握住纪元的手:“让我沾沾学神的灵气。”
  纪元差点笑出声。
  可周围不少人都是这么想的。
  便是没有张洵的“厚脸皮”,但站近点也行啊。
  甚至还有那个叫汪柱良的,不过他看向纪元的眼神闪躲,不敢多想。
  而他周围的人道:“那是谁啊,你们认识?”
  为什么那么多人围在他身边?
  看着还年轻英俊的,哪家的公子啊。
  能跟汪柱良熟识的,也就是来京城之后认识的举子,自然不认识纪元。
  汪柱良眼神复杂:“这是我们那的解元。”
  解元?
  这么年轻?
  旁边也有人看过来。
  众人一眼就能看到被围在中间的俊朗书生,他剑眉星目,一双桃花眼,嘴角微微带笑。
  似乎察觉到旁人的目光,往旁边看了看。
  纪元一愣,没想到看见那位把书让他给他的姑娘,下意识点头,眼神都带了些笑。
  程亦珊倒吸一口凉气,身边的好友连忙拉住她:“淡定,淡定。”
  “走了,进贡院了。”
  高老四看到贡院开门,连忙对大家道。
  纪元又朝她们点头,拿着东西离开。
  落在后面的汪柱良等人心情复杂。
  来贡院前,想看考试的举子,是天齐国京城女子必瞧的热闹之一。
  瞧归瞧,她们眼光也是高的。
  也就纪元这种相貌能入她们的眼。
  若自己还未成亲就好了,说不定也能被看中。
  程亦珊旁边的丫鬟无奈。
  她们小姐什么都好,就是喜欢瞧热闹,有些贪玩。
  不少官宦家的小姐顶多在后面看一看,哪像她,一定要往前站啊。
  不过再看看贡院,这些人又有什么好的,她家小姐的学问,比这里面的人还要厉害呢。
  “走吧,也没几个有意思的。”
  “西市那边新开了家点心铺子,我们去尝尝。”
  程亦珊说完,又感叹:“去不去都成,他们做的点心,肯定没有我家厨娘做得好。”
  程亦珊的好友严小姐笑:“自然了,那蛋挞确实好吃,要不然让她再做一回吧。”
  “这个简单,咱们请她做一些,这个月多给些赏钱。”
  贡院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只是刚走几步,方才天还晴着,没走几步,竟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估计马上会下一场大雨。
  去西市买点心肯定不成了,还是回家吃蛋挞吧。
  程亦珊拉着好友跟丫鬟,脚步轻快上了马车,下意识透着车窗看了看贡院。
  来考试的举子们已经在排队了。
  希望举子们进去之后,这大雨再落下。
  “这是出人才的日子啊。”有个老者忍不住道。
  他旁边的小童好奇:“电闪雷鸣,怎么就出人才了?”
  “但凡英才出世,总要有些异象,举子们刚入考场,这场春雨便来了,难道不是英才出世?”
  纪元要是听了,肯定会讲,这不就是后世时,网友们看到电闪雷鸣,总会喊着是不是有高人在渡劫?
  此刻程亦珊倒是来了兴趣。
  她看过不少精怪话本,里面倒是真这样讲的。
  程亦珊刚想搭话,雨水便落在她掀开车帘的手指上。
  车夫立刻赶车回家,这雨下的也太急了。
  围观的人这么认为,进了贡院的书生更是这么想的。
  好在有一部分人准备的东西里就有雨伞。
  纪元检查过去,拿着自己的席舍号码,再跟着侍卫往前走。
  他刚走到席舍,便发现一个无比巧合的事。
  放在之前,或许他轻易察觉不出来,可有蔡丰岚的事情在前,不由自主看了席舍的位置。
  好家伙。
  正是风口。
  如今再加上大雨,简直风雨飘零。
  纪元看了看自己的身板。
  还好还好,他如今十五了,身体也比一般书生好很多。
  纪元把伞收起来,尽量不把小小的席舍弄湿。
  京城的席舍相比府城,还要大一些,看着质量同样好上不少。
  整体是木石结构,还算挡风。
  但这些席舍三年用一次,便是提前修缮,总也有疏漏。
  纪元看了一圈,没有放文房四宝,反而多带的衣服挡一挡漏风的地方。
  不是他小心啊,是他真的怕生病!
  在这里六天六夜,谁知道晚上会是个什么模样。
  好在头顶是不漏雨的。
  站在外面的侍卫们已经换上雨披,看见纪元的动作,还是报给巡逻的上司。
  上司也看了看纪元这边,他同样不好做主,再报给负责考务的执事官之一。
  这位执事官乐了,他为执事供给官,席舍一直是他负责:“还有这种聪明的学生,随他去吧,只要不出席舍即可。”
  “什么不出席舍即可?”
  主考官楚大学士一来,众人连忙拜见。
  执事供给官私底下撇撇嘴,面上依旧恭敬:“有个建孟府的学生,应是怕席舍漏风,故而找东西挡一挡,侍卫来问,是否允准。”
  楚大学士也笑,不过似乎随口道:“说起来,贡院席舍不是检修过,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此话一出,原本在笑的执事供给官收了笑模样,此事是他负责,若出问题,自然是他的缘故。
  “回大人,今年会试举子众多,前前后后检修的时间也短,是下官的疏忽了。”
  这并非什么大事,两三千的席舍,全部检查一遍,这没有问题,看会不会漏雨,同样简单。
  可漏风这种事,实在不好说。
  再者,以前的四月份,天气已经暖和了,便是有些风,考生也只觉得凉爽。
  今年实在是突发状况。
  换了旁的长官,也不会多问这一嘴。
  但他们临时换了楚大学士做主考官,肯定要为难一下他们李首辅一派。
  没错。
  皇上下令,换了今年科考的主考官,这个简单得很。
  可临到跟前,手底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却换不成。
  故而上头的主考官,跟下面具体做事的人,并非一条心。
  非但不是一条心,甚至还因为谁做主考官,明争暗斗过。
  年前的时候,礼部便上奏,需要准备来年的会试。
  这是定例,也是个香饽饽。
  谁要能负责今年的会试,对自己这一派绝对有利。
  这可是会试的主考官,不仅天下瞩目,更能广纳门生。
  三年一次的会试,谁不想收揽一些有潜力的官场好苗子,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历年的会试主考官人员,都要经过一定的竞争。
  今年以李首辅为首的官员,再议楚大学士为首的官员,两者相争。
  最后以礼部尚书赞同李首辅,此事最后指给这边。
  可谁能想到,临在开考前,太子被派去代皇上祭天,此事已经大出风头。
  李首辅不好再做科举主考,便主动提议辞去主考身份。
  此提议正中皇上下怀,直接派给了楚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