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节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5-02-10 13:54      字数:2081
  但躺在别人的功劳簿上吃,那绝对不行。
  “够了!”
  昏昏欲睡的徐大人站起来。
  他实在是听够了。
  他一辈子的名声,真要毁在这上面?
  不行。
  绝对是不行的。
  此事一定要秉公办理。
  反正他已经六十二了,快致仕了。
  就是如何安抚本地兵将,确实是个问题。
  徐大人咬牙,刚要说出自己的想法,那镇南将军肉眼可见有些慌了,他是不是说错话了?
  多年来的养尊处优,让他面对京官也没了之前的惧怕。
  再加上纪元态度变软,镇南将军还真的以为他那本功劳簿,可以再帮他渡过一道难关。
  徐大人这句够了,好像要扭转局势。
  一贯严肃的徐大人,真的不能忍受这种事情。
  纪元在这时,突然朝对方发难。
  “镇南将军,你说五十年前镇南关为腊蛮人牺牲。”
  “那些牺牲或有伤病的将士们,如今可还好。”
  徐大人的够了让大家认为局势要变化。
  可纪元这句话,又让人觉得情况变得更加不同。
  镇南将军眼里透出迷茫。
  徐大人也不知道其中的意思。
  反而是镇南关本地人,镇南知州,立刻看过来。
  见大家不说话,纪元再次道:“我再问一遍,那些将士们,可还好?”
  这,这五十年了啊!
  谁知道啊!
  纪元没再继续,反而看向徐大人:“徐大人,方才镇南将军有几句话也是对的。”
  “他说当年的宁安州确实是靠着镇南关将士打下来的。”
  “所以,我们准备把橡胶的一部分税收给到镇南关的将士。”
  这句话说完,其他人立刻看过来。
  镇南关将军眼神透着狂喜。
  这,这是真的?
  但为什么啊?
  纪元是那么容易妥协的人?
  纪元继续道:“是当年为宁安州浴血奋战的将士,以及将士后人。”
  “徐大人,宁安州的百姓,宁安州的衙门,都是知恩图报之人。”
  “之前我们没有能力,如今日子好点了,是愿意帮忙的。”
  纪元再次强调:“现在过去五十年,应该有不少将士跟将士后世还在。”
  “不只是税收,这份橡胶生意,也想请他们一起来做。”
  宁安州如今有钱。
  镇南关对他们有恩。
  他们不仅要给钱,还要给营生,要带着一起致富。
  徐大人震惊半天,开口道:“若是为了商路畅通,倒也不必如此。”
  “放心,此事会给你一个公道的。”
  大家看起来,纪元好像就是妥协了,就是为了以后的商路顺畅,愿意带着镇南关一起赚钱。
  镇南关将军觉得惊喜来的有点突然。
  滇州府的知府眼神也透着疑惑。
  虽然跟纪元接触不多,但他的文章风格,他之前的做派,不像是那么容易妥协的人?
  这是为什么啊?
  为什么?
  镇南关本地的知州嘴角牵动。
  他知道为什么。
  他竟然是这里面,头一个明白纪元为何要这样做的。
  果然,纪元对徐大人道:“此事与商路无关。”
  “商路的银钱,下官绝对不会给。”
  “但将士们的生计,却是要考虑的。”
  话说到这。
  已经再清楚不过。
  商路,他们要过。
  这是商路的事。
  那些将士们,他们也要管。
  这是为了报恩。
  两件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徐大人看向纪元的眼神,充满欣赏。
  徐大人道:“好,很好。”
  “赖将军,当年那些将士们的名册,快拿出来吧。”
  可徐大人对纪元越满意,对赖琨顺就越不满。
  小惩大诫肯定不行。
  务必要好好训斥。
  赖琨顺直接道:“何必那样麻烦,给到镇南关驻扎的军队,就是给到他们。”
  “纪知州,何必要绕个弯路。”
  事情到现在了,还在狡辩。
  纪元抬头看他:“这怎么能一样。”
  “如今的镇南关兵将,还是当初那批人吗。”
  纪元终于问出来了。
  他铺垫了那样多。
  就是想问出这么一句话。
  你们躺在老将士们的功劳簿上吸血。
  那他们呢?
  他们在干什么?
  镇南关知州嘴唇微动,开口道:“不是了。”
  不是那批人了。
  当初的那批人被排挤,被换掉。
  好一点的,可以离开镇南关。
  一般的,不再是兵士,做个普通的老百姓。
  最差的,还是最底层的士兵。
  至于那些牺牲了的兵将后人,也没什么好日子可以过。
  他知道的,是没有好过的。
  眼看这位镇南关知州失声痛哭。
  就连纪元的计划也被打断。
  他本来想看看,这位镇南将军到底有多厚脸皮,强行拿别人的功绩贴金。
  一步步问下来,也能让徐大人知道他的无耻。
  却把这位知州给忽略了。
  纪元,邬人豪,柴烽,想到这位镇南关知州的身世。
  这位知州今年三十六,他的爷爷,父亲,都是当年的兵将。
  那会上战父子兵,甚是勇猛。
  但打仗下来之后,爷爷双腿残疾,几乎不能行动,父亲少了条胳膊,勉强还能生活。
  好在当时的镇南将军还是另一位,对他们这些兵将们照拂有加。
  再有宁安州送来的米粮,镇南关发的伤药,大家日子都不用发愁。